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兴全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巍巍长江
[ +  文字大小  - ]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从唐古拉山脉发源,长江一路浩浩汤汤,流淌了千古万年。黄金水道川流不息,中华文脉也随之绵延不绝。1124日,兴全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年度精品场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亲临现场,带领我们走近大江大河,重启流淌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江河记忆。

河有头,江有源,那么长江这条孕育了千年华夏文明的大河,它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1976年前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通过实地考察,根据 “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然而,学界关于长江源头的争议却并未就此停止。

在曾多次亲身进入长江源地区考察的单之蔷看来,目前长江溯源最重大的问题,就在于忽视了当地原住民对于长江源头的认识。在青海当地,一位做县志的老先生,向单老师提出了他的看法,只有一年四季不间断地流,甚至到12月份、1月份还有涓涓细流的地方才能是长江的源头。老先生的观点给了单老师很大的启发。

长江到底源启何处,也许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长江是中国经济的大动脉,它不仅以其磅礴的气势,给生长在长江之畔的华夏民族以精神的鼓舞和震撼,更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贸易往来的通道。巨大的落差所汇集的水能,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南方地区的能源缺乏问题。在世界前十大的水电站中,长江就独占了五座。上游的直流嘉陵江,经过多年的改造和梯级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内河主通道中第一条全江渠化的河流。水电站的建设虽然解决了能源问题,但是对长江两岸河流的原始风貌却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三峡,长江之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自古便以雄奇秀丽的险峰峡谷、曲折湍急的江水险滩而闻名于世。20065月,三峡大坝全线修建成功,前人笔下的“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逐渐少了惊心动魄的“险”,多了几分平淡无奇的“幽”。而大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的水文过程、河床冲刷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由于不再有泥沙的输送和补给,长江入海口处的三角洲正在逐步停止增长。“也许对于人类来说,水电站的寿命很长很长,但在地质历史当中,这些水电站终究会被泥沙填平。终有一天,长江会从大坝之上滚滚而下。”

江河是文明的起点,是岁月的见证,更是生命的隐喻。感谢单老师的演讲,让我们对长江这条母亲河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兴证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感受穹顶之下、雪线之上的壮美    
        ●兴证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欣赏河流的精彩之美    
        ●兴证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感受来自海洋的宏伟与温暖    
        ●兴证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感受来自地心的滚烫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