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晚上好!
我是松山自然保护区吴记贵,今天的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首先给大家放一个片儿,让大家了解一下松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现状。
宣传片的解说词(音):松山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延庆县海坨山南麓,地处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中,松山因松林、古、奇、野生、面积大而得名,天然油松园林面积170公顷,树龄都在70年—350年,平均树高20米—30米,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天然油松林。
如今的松山,已经在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评为市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示范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保护区总面积4660公顷,170多公顷的天然油松林保护完好,沿山的两旁上可以看到最古老的松树,树干奇特的盘龙松、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探海松等。
游客:在松山里头看到蓝天、白云,感觉空气特别特别的清新,特别好。希望以后可能每周都要过来玩一玩,感受一下这边清新的空气。
宣传片的解说词(音):松山森林旅游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山高、林密、有山有水,尤其打动游客就是从山脚下上山,一直伴随伴随着的清清溪水,这在北方的山区里非常的罕见而且珍贵。
山区里的水景,第一处就是三叠水,海拔高度790米,清泉从第一块长41米,宽12米的整体巨石上宛如彩带分三叠急流而下,故名“三叠水”。
向前方50米就可以看到顶水鲨景,顶水鲨形似一头巨大的鲨鱼,逆流而上,故此得名,“顶水鲨”。
沿着溪水一直向山顶走,到海拔1110米就是松山溪流的主要源头百瀑泉,无数山泉溪流从百余米石缝中喷涌而出,多股溪流相会,形成较大流量,有的被巨石劈成溪流缓缓而下,有的顺山势倾斜跌下,形成多个瀑布,因此称为“百瀑泉”。这里的泉水无任何污染,可直接饮用。
游客:第一次来松山,觉得这里风景特别好,有山有水,像南方一样,很秀丽,水特别清凉,我们一路走一路玩,然后也用山泉洗了脸,洗了手,特别舒服。
宣传片的解说词(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松山,山水齐备,除了低温泉水,这里还有著名的松山温泉,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被“契池凿石”,供“侍女沐浴”。清人称誉松山是“安体之佳所”“养生之圣地”。松山温泉水温45摄氏度,日出水量2000立方米,泉水中含钾、镁、硫、铁等27种元素,其中氟离子含量高达每升12毫升,对皮肤病、关节炎、类风湿症、局部神经痛等疗效显著,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
游客: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这个避暑山庄,以前一直在城里,雾霾非常多、空气也不好,今天来到这里,感觉心情非常舒畅,这里有山、有水,我玩得非常开心。
游客:我觉得松山自然保护区,油松林面积比较大,濒危的树种比较多,对身体对工作的放松有好处,(因声音辨识不清,内容有缺)保护环境可能感觉挺好的。
山高、水清、林密,松山旅游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植被茂密,有脊椎动物有169种,是研究华北地区生物演化规律的天然基地,有维管束植物816种,在温带阔叶林中,还有椴树、榆树、山杨等珍贵树种。植物的垂直分布非常明显,千米以下是人工油松和落叶松林,海拔1000—1600米之间,是天然次生油松林,1600—1800米之间,是栎树、桦树林,1800米以上,是高山大草甸。
游客:空气也新鲜,环境也很好。(因声音辨识不清,内容有缺)这也减轻压力。
宣传片的解说词(音):茂密的森林集合大量的鸟类在这里聚集,这里是旅游区域的观鸟平台,观鸟台海拔850米,还有是北京市唯一一个深山野外可观察鸟类的平台。在平台上可以看到国家一级鸟类金雕,国家二级鸟类松雀鹰、燕隼,还有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北红尾鸲、红嘴蓝雀、寒鸦、棕头鸦雀、白鹡鸰、山雀等。
游客:首先它这个平台的是建在半山腰山上,然后在半山腰上有很多茂密的植被,应该是比较能代表它的特色的一些,这个的确是挺吸引人的。
宣传片的解说词(音):山高有巨石、水深有景秀,景区内有三叠水、观鸟台、顶水鲨、飞龙壁、鸳鸯岩、松月潭、百瀑泉、天然油松林等30余处自然景观,这里山、水、石、林,展现出雄、幽、险、奇、秀的特色,远望取其势,近视得其质,观形而悟神,怡神以冶性,给游客带来画境、诗境、意境美的享受。
刚才我们大家看到松山自然保护区的一个风光介绍片,下面我介绍一下松山的一些基本情况。
第一是保护区的基本概况,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县境内,距北京市区100公里,距延庆县城25公里,总面积4660公顷,这是松山自然保护区的区位,后边是河北大海陀,也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边是一垛山(玉渡山)一个市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松山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现在地理位置。
在保护区腹地有一个大庄科自然村,集体土地是393公顷,现在有25户,92人。
松山的历史沿革,松山林场成立1963年,1985年成立的市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整建制划归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编制36人,现有52人,下边是5个科室,4个检查站和1个广播点。这是松山广播设施分布图,这是广播站的位置,这分别是现在防火瞭望塔的分布位置。
分公共区划和保护对象。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是两块,缓冲区是两条,然后实验区又分成两块,因为中间正好有一条松闫路,直接通河北的,这是松山管理处现在办公的位置,三个工作区分化占比例分布图,重点保护对象是天然滋润油松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松山我们这几年的主要工作,资源现状。第一是森林植被,这是松山自然保护区垂直分布带谱,海拔627—2199,最高点海陀山是北京地区的第二高峰,保护区的覆盖率是87.6%,这是现在松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保护的油松林,天然森林,分布在1000—1400海拔之间,面积170公顷,平均年龄在90—110年之间,最大的一棵松树王年龄在350年,这是松山的一些资源现状。
现在有些阔叶林和天然滋润油松,山杨林的照片,这是高山草甸,就在海拔2190米,北京第二高峰上的高山草甸。现在好多野游人和驴友都经常爬野山,从河北那边爬过去,到上边去野营扎寨。
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816种,然后国家级和市级以及松山特有物种56种,这是我们重点的保护和研究对象。脊椎动物216种,包括鸟类、昆虫和兽类,鸟类资源是158种,保护区的昆虫资源540种,菌类资源55种,这都是松山调查的菌类一些野外实际照片。
自然景观,松山主要以森林、岩石、溪流组成的四季节景配合一些岩石景观,三叠水、鸳鸯岩和寿桃峰。春天有百花,“五一”就正式开放了,希望大家能过去看看。夏有凉风,秋有彩叶,冬有冰雪,冬天一般大家看不到了,因为冬天就封山了,防火季节。每年十月中旬就封山育林了。
观赏路线,松山几条观赏路线推荐给大家,为了四时观看四季景色不同,松山现在景区的分布图,分在塘子沟主线上。
第一条线是停车场这三叠水,主要是观花为主,春夏秋适合这三个季节,这杜鹃花海,我们每年都营造一些人工的杜鹃,因为山里边一是零星少,再就是分布深山区,这几年我们在游园附近每年栽一批供大家欣赏,这体验不到。
木制栈道的建筑工程就是离开地面50—70公分,然后地下植被还能继续生长,上面还走人,人的活动不影响植被的生长。
第二个路线就是顶水鲨、观鸟平台、百瀑泉一直到原始森林,也适合春夏秋,一直到原始森林,刚才有一张天然油松的照片,一个主景区,在主景区里边有山有水,这是天然溪水一直顺着主景区分布的。这天然油松林,旅游区的重点就是天然油松林,是松山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
第三条路线是三叠水、鸳鸯岩、百瀑泉,这松山开始的,主要以登山为主,这是百瀑泉,松山的源头。河沟里的溪水都是百瀑泉流出来的,这是松山秋季在大海沟南路的一个秋季阔叶林照片,层峦叠翠。
再给大家介绍我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工作,现在我们主要是松山保育基地和森林文化教育基地,保育我们主要是“保”和“育”,“保”就我们现在说的保护,因为松山林场刚建成的时候,主要是人工造林为主,后来开始封山育林,主要以管护为主,现在我们说繁育,主要就是科研,把珍稀物种繁育出来。
一、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我们做保护区的界碑界桩,在公众区里分布的界桩把公共区标出来,保护区的戒位,这是管护用房,这是护林防火瞭望塔,这是管护设施,这是原来办公楼,可能有一些人70年代去过松山,就是松山老林场的场部,然后2008年2007年翻建的办公楼,改善办公条件。这是原来大门和检察站,这是现在对比,我们改造之后的,提升了管理功能。
这是松山的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包括了防火公路39公里,红色的。还有步道,绿色的,23公里,还有在核心区缓冲区以及村庄道路两侧建的防火护栏46公里。这些公路步道和防护栏的现实现状。
第三是封山育林建设,松山保护区近几年连续做了4900亩的封山育林,这就是咱们说的保育,从原来的植物造林改称营林了,我们现在以保护为主,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每年做一片。
这是封育公示碑,然后加了护网。鸟巢招些益鸟的,还有太阳能杀虫灯。所以天然油松林复壮及地位保护,我们做了3600株的实验,就是选了3600棵生长比较差的油松,做了地位恢复,然后我们修建了一些保护栈道,好多游客去了,非要看看那片天然油松,但踩踏比较严重,我们修了栈道,然后一些复壮的试验。今年又开展了野外行路工作,制止随意爬野山的,采药的,还有野外吸烟的。
科研监测工作,这两年主要进行分离生态系统研究论文,发表22篇,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20篇,野外生物研究6篇,还有生态旅游的研究发表16篇,水文地质发表6篇,这都我们近期30多年的一些科研成果。
这是一些正式出版物。这个是我们松山新换的野生动物监测,红外监测。绿色的是分布点,按公里网格,每公里一个网格,进行分布的。在公里网格放进一次相机,常年进行野生动物野外监测。这是去年拍的照片2230张,拍到兽类照片1631张,共有18种动物。这是拍的外景,红外相机,大部分都是夜晚,有白天的,拍的野生动物情况。红外出发的,野生动物从那经过,自己触发相机给拍到了。
野生动物分布情况,你看这张图就是我们拿出一个特例,说明了野猪在松山保护区的分布,红色的点就是它的分布点,它活动区域就限制在这四条沟内。
这是鸟类照片,在一些水源地,这都是在松山里面的自然水源地、水坑发现的鸟类267种。保育的育,我们主要是组织怎么造,就是一些林业生产的项目和保护区项目,低效林改造,河堤丘陵算是基地建设,还有黄波罗这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示范基地建设,我们做的一些工程。
森林辅业,每年我们进行了5000到10000的森林辅业,近几年一共作了四万亩的森林辅业,就是促进林业更新,植被更新,降低灾害,增加森林碳汇。我们和一些林大、林科院一些科研机构进行了珍稀物种繁育,这两年进的丁香叶忍冬,据专家们介绍说在北京发现了一株,在松山内,长势不大良好,所以我们进行繁育,申请资金,做繁育试验,水毛茛,还有兰科植物,在松山发现了18种北京地区的兰科植物,咱们北京可能一共有23、24种,大部分都是在高山上。
这是标本陈列馆,分析文物价值的。
再里面就是动物展厅,兽类的、鸟类的,还有昆虫标本的展厅,这是我们做科普宣教以及保护区知识宣传的一个。
这我们今天要做一个数字化的自然保护区,就是把我们所有松山自己资源状况和标本都电子化放在我们的网站上,将来可能通过网站就可以探访松山那边的资源分布状况。
中心进入口处,里面有宣教厅,有展板,有儿童活动区,还有游客咨询的地方,这属于游客接待中心用的。这是我们旅游上面做的一些设施,现在用于科普,防护木道,防护护栏,木栈道还有观鸟平台,以及木制的桌椅板凳,供游客游戏、休息什么的。
这些林中讲堂,供大家在里边野外实习,或做科普实验的时候,这些休息地方,荡秋千,解说标牌,还有我们一些出版物,做科普的宣传物。
这是松山的生态停车场,原来都是沙土地的,后来改成绿化,加点绿化。
这是松山景区大门,新改造的大门,可能原来有些人去过松山,新改造一些自然协调的景观。
开始做森林体验,然后分成不同的团体,团体课程,有普通游客的,有适合大学生的,有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还有老年人,就是带领大家到松山去体验。
这都是我们一些活动照片。接待嘉铭公司(音)的和大自然公司的,去参加森林抚育比赛。这些组织团队参加我们的幼苗围封,给幼树进行围栏保护。
普通游客我们帮他捡垃圾,做些简单的,参观标本,擦拭标牌,这都我们领着游客去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大学生,我们跟他做科普日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是咱们集乡办大自然一起合作的。
这是大学生的观鸟实习活动。这是动物标本制作,他们采的一些兽类标本,特别鼠类的。
这是青少年课程,北京市的中小学生课堂,因为我们地区松山保护区坐落坐在延庆县境内,给延庆县的小学生都是免费接待的。这是我们的免费解说,给他们做科普活动,带着他们做一些科普活动。这里面爬树的,然后赴溪(音)的,攀岩的,植物观察的,这个活动有一些是外面,特别是台湾地区组织的,他们带了一些防护器械,好像我们国内还真没有,找我们北京的学生,参与他们设计的活动,这个挺招人喜欢的。
儿童的亲子课程,现在我们也讲讲领儿童来过来听、闻、看、尝一尝、触摸一下,让孩子从五官感受上去体验松山,体验自然,一些森林体验活动。这些视角让孩子通过小孔去看发现事物。这是听,让孩子蒙着眼睛去听,用听觉感受森林中的各种声音。让孩子们去闻花草树木各种的清香。味觉,大家品尝山里红,野果。让孩子触摸,触摸树木生长,去感受森林,体验森林。这些是领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有家长参加的亲子活动,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的活动。
这是孩子在我们松山活动时做的一些作品,照片现画,自己画的一些小植物,还有用树叶做的标本,做的一些小玩意,他们都很喜欢。这是用咱们油松的松塔松针,以及废弃物,我们做的一些,小孩子做的小摆设东西,他们做完了,可以免费带走的。
老年人课程一般是在森林里静走。
刚才给大家介绍的都是一些森林体验的活动,适合中青年参加的,现在我们从日本引进了一个森林医疗的理念,就是说在林子里散步,吸收林子里的各种气味,或者在林子中静想,躺着坐着,冥想,什么都不动,感受那种森林的挥发物,然后通过这个增加人类疗养。一位据日本的研究说能降低血压、降血糖,就看你什么林子里挥发什么东西。现在我们正想通过一到三年做些生态因子的测定,还有就是生理因子测定,关于人的医学鉴定。把这个鉴定完之后,比如什么林子适合高血压能降压,什么样的步道,适合什么样的病人去走,能降低多少,一种缓解的作用,不是治疗,然后做一个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应该在两到三年之内。然后再一个是森林体验员,由体验员去领着这伙团队参加各种活动。
现在最关键就是带领一些年轻人,特别是白领,压力高的,去到林中体验,释放压力,减少抑郁。
这是森林瑜珈,在林里找一个空地,特别是在水边上做一些瑜珈活动,这是我们正在想的,还没做呢,计划着一两年之内把它做成。
这是我们这几年搞科普活动,获得的各种教育基地、科普基地,也是我们取的科普创新标牌。我们每年都组织几次活动,像2015年我们又组织了摄影比赛、登山比赛,还有生物多样性宣传日,还有采叶,一般在10月中午,采叶活动。我们每年都搞几次活动,我们自己搞的,不过你们外面可以自己联合我,还有亲子体验活动都可以搞。
下面就是给大家介绍下松山的发展规模,我们现在从原来造林改成营林,现在我们森林保育和森林文化。保育就是把我们松山自然保护区里面生长的国家的、市级的重点保护植物以及松山特有物种进行科研实验,争取把它扩繁扩大量。再一个,森林文化想把森林体验和森林医疗引进松山机制。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增加一些保护管理设施,信息化建设,提高保护能力,加强科研监测,然后是探索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这是从森林保育发展的。然后森林文化这边就是筹建生态教育中心,建设森林体验设施,完善解说系统,然后提升森林疗养及宣讲能力,这森林医疗、疗养,现在我们北京的预算,我们园林局项目办引进的一个新的项目,想在一到三年之内在松山和密云引进过来。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聆听,也希望有机会到松山去,感受感受松山,也给我们提点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