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舒:社会责任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来源:兴全基金讯         日期:2011-05-05 返回绿色论坛首页

  一、社会责任投资产业链日益完善

  首先社会责任投资产品发展迅速

  自从三年前国内首只社会责任投资基金成立以来,社会责任投资在国内一直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整个社会责任产业链日益完善,社会责任投资产品发展迅速。

  首先,公募基金方面,自08年成立首只社会责任基金以来,目前已有3只,总规模已超过100亿。其中还一只为被动投资的社会责任ETF。于此同时,社保基金也出现了社会责任投资组合,而专户中不乏社会责任投资主题。

  其次,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意愿增强。一方面,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显增,在2007年,沪深两市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仅不到30家,到2009年这一数量已经超过400家(为417家)。而2010年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500多份报告 。同时,报告质量逐渐提高,格式越来越规范。另一方面,除了加强信息披露外,国内企业也与国际社会责任标准接轨、在其产业链条管理上引入社会责任理念等等方面做出很多探索。随着基金行业内社会责任投资越来越兴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成为投资者考察不可缺少的方面。就金融行业为例,目前全球共有60多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是国内首家,同时也有多家正争取加入该组织;另一些银行也积极提倡绿色信贷,有些还采用"环保一票否决"的制度;而绿色保险也日渐兴起,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绿色保险)的"路线图" 。

  再次,很多社会责任问题的根源在于供应商责任管理不力上,这点是以前国内企业所忽视的。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向上下游延伸,称为供应商责任延展。我们认为,一方面作为制造大国,中国的一些大型品牌企业的供货商而言,这些环节的社会责任履行是应给予重点关注。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例,诸如乳业/肉制品行业的养殖户就是对生产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阿里巴巴近期整治有近两千家"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问题的事件也引发社会关注,最终阿里巴巴拿出170万美元赔偿2249名受害者。另一方面,企业也逐渐开始关注客户端社会责任履行延展。如金融行业鼓励客户电子账单、媒体加强对其广告商的内容管理、电池生产商对客户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等等。总而言之,品牌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上下游的社会责任缺失,可能给自身品牌与形象造成伤害

  第四,公众媒体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媒体机构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维护公众权利,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比如南方周末携手兴全基金连续三年举办十多场社会责任大讲堂、第一财经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世界经济导刊WTO推动的金蜜蜂社会责任报告榜、以及商道纵横携手Calvert、碳信息披露项目CDP及国内多家机构,致力于推动国内SRI发展等等。同时,公众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像之前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都非常鲜明的表现出公众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和进步。

  第五,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指引与规范就是上交所、深交所推动的;而从2009年开始,证监会也要求两市共计360余家上市公司必须随年报一起披露其社会责任报告,而监管部门在基金业也大力提倡社会责任投资。另一方面,环保部与证监会协调制定的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制度不断推进,各地对上市公司在环境、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审核监督,这一些都说明了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重视和管理。

  当然,在产业链逐步完善的同时,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第三方研究机构仍在起步阶段,比如国内一些本土的研究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社会环境研究院、人大、厦大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研究中心等等。而一些信息披露与审计机构,如碳信息披露中国项目、挪威船级社(DNV) 、法国BV船级社、ISO26000、AA1000等也在国内发展起来。另外,国内的指数编制机构如中证指数、巨潮指数等也先后发布了上证、深证及跨市场的社会责任指数。

  二、社会责任投资从理念传播向具体实践和技术层面发展

  目前,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正在从理念推广向实践操作方向发展。如何做好社会责任投资、如何进行股东倡导,做积极的股东行为主义者,是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重要主题。目前,国内社会责任投资者更加注重使用积极筛选的投资策略,对潜在投资标的进行综合打分,寻找有上行潜在收益的公司;而对于如何在实际中获取足够、准确信息也有待探讨。另一方面,股东倡导作为能够推动和改善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的切实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在法律框架下,我们希望赋予流通股东更多权利,起到监督公司作用;而全部流通股东在内的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进一步重视提高也有助于股东倡导运动的有利展开。

  双汇事件再次引起对社会责任投资的热烈讨论

  3月15日,央视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媒体,此事件引发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股价下跌,双汇随即停牌。而相关政府部门开始监督调查,基金公司进行估值调整,同时,各第三方机构纷纷提出观点。

  我们认为,公众与媒体对社会责任投资的讨论是非常好的事情,有利于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但目前来看,中国的社会责任投资仍不完善,做好社会责任投资仍有很多困难,而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投资的理解还比较片面,该方面仍有待推广和提高。另一方面,双汇事件凸显社会责任投资的研究、加大信息披露、各方共同努力的重要。我们愿意讨论社会责任投资方面还有什么不足与缺失的地方,也愿意就社会责任投资的专业性与实用性等进行探讨,但我们认为对这些层面的讨论与基金公司以及基金行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是两码事。

  而对于社会责任投资能否避免买入双汇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承认事前发现这种信息是有非常大的难度,无法全面深度挖掘潜在风险;但是社会责任投资也是在逐渐探索,目前国内相关信息披露/监督的渠道与手段还很匮乏,需要社会一起来做。而另一个问题是社会责任投资是否需要在事件后立即卖出双汇?我们的观点是,最理想的莫过于积极进行股东倡导活动,帮助公司进行公司治理改革,化危为机。我们更愿意做的事情,是与大家探讨如何做好社会责任投资。这里引用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的一番话:"可见,责任投资基金处理此类问题,也是一种艺术。进退之间彰显智慧。在双汇危局尚未明朗之时,贸然离去并不是最好的做法。如果兴全基金能够借此机会,参与并推动上市公司管理层妥善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基金持有人,更能惠及普通消费者。教人向善,善莫大焉。当然,这要有走钢丝的本事,对双汇危局的性质做出及时、准确的研判。"

  三、全球交流日益频繁

  在中国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过程中,海外的交流和借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产业链逐渐完善,一些本土的机构渐渐成长起来,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也走进了国内市场。

  在社会责任投资发展初期,国内的投资机构不断寻找更多机会与海外的社会责任投资公司交流理念和实践经验。美国社会责任投资的先驱Amy Domini女士和目前规模最大的社会责任基金Calvert创始人Wayne Silby博士就先后来访,交流他们在社会责任投资方面的心得和经验。Domini女士认为绿色投资是将来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趋势;而Silby博士则将其在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方法和经验与中国投资者进行交流。这次由住友提议并主办的社会责任投资中日韩峰会共同探讨适合亚洲经济体制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和实践,相信也会推动亚洲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一些海外的NGO组织也正积极投身于与中国社会责任投资机构的交流和规范中。全球超过400个会员、正积极发展中国会员的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就是其中之一;而据悉,携手本土机构商道纵横、同样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代表资产管理总额超过64万亿美元的全球534家机构投资者,向全球4700多家上市公司发出问卷,为国内投资机构带来了更多数据信息和研究依据。同样地,亚洲可持续和责任投资组织Asria、致力于绿色信贷的赤道原则、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的GRI组织等都看到了国内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前景,从海外逐渐向国内靠拢。

  海外社会责任研究已经积累很丰富经验,与其国内自己摸索发展,不如直接与国际机构进行合作,我们会不断跟进这一领域的最新动向。

  四、绿色投资——社会责任投资新趋势

  在短短几年间,国内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从最初的起步阶段逐渐走向了快速成长的阶段,这些不仅靠的是整个产业链中各主体的不断努力,也离不开公众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近年来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这三大社会责任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关注环境问题的绿色投资已经成为社会责任投资领域的重要方向;尤其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急剧升温,近年来绿色投资基金在整个社会责任投资中的比重也逐步提高,就社会责任投资发展而言,越来越多向绿色投资方向发展。国内也是如此,在两年多的社会责任投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在近期将发行国内首只绿色投资公募基金(今年4月6日)。

  我们认为绿色投资理念在中国的推广将进一步扩大社会责任投资的影响力。如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我们还认为相比其他两个主题,在中国推动绿色投资发展趋势将更迅猛,简单的原因在于国内绿色议题所关注产业的成长空间巨大(对于投资本身而言,创造上行潜在收益比控制下行风险更为积极,更为有意义),政府支持力度也很大(十二五规划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大力扶持),民间的响应力度很较大(比如之前说到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社会环境研究院等机构早已在关注环境问题了)。





相关链接:
专家:"十二五"规划让资本市场充满绿色机遇兴业全球 看好绿色投资机遇色机遇
全球经济经历"绿色转型"兴全基金:绿色投资推动"绿色转型"
兴业全球:十二五为绿色产业谋篇布局绿色产业将成未来新引擎
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08018085号
上海浦东张杨路500号时代广场20楼 (200122)     电话:(86-21)58368998    客服:4006780099      Email:service@xqfun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