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刘文平:光伏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兴全基金讯 日期:2011-05-05 返回绿色论坛首页
刘文平:非常感谢兴业基金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光伏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它属于新能源的太阳能发电的一个分支,就是光伏发电。我想从几个方面跟大家方向,首先是国内的光伏产业链的现状。光伏市场环境,光伏企业的价格走势和利润分析及光伏产业发展动向。 大家之前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光伏两头在外,首先我们在国内生产了光伏的组件,大部分卖到了国外,美国,欧洲,日本,澳洲这些市场安装去发电,给国外带来了清洁的能源,却把能耗留在了国内。所以大家都比较关心就是国内市场到现在到底是怎样的现状?国内从大概2010年开始这个市场才开始发展成一定的规模,我们估计在去年基本安装了400-500兆瓦之间,这个量相当于去年全球十七个G瓦的百分之二点几,但是在今年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在国内会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是在日本的核事件之后,在国内我们已经改变了我们国内的太阳能安装这样一个路线图。比方说到2015年我们原定的装机量是五个G瓦,现在改到10个G瓦,未来我们可能平均每年安装两个G瓦的量。 国内驱动力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太阳能行业我们叫金太阳补贴,这个计划是对于太阳能的初装去进行50%的补贴对关键设备,对安装的成本进行一个固定的补贴。还有一个就是发改委能源局进行的大型的招标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在西部的一些光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去年招标是招了280兆瓦,今年据最新的消息应该至少是五百兆瓦,有可能会到一个G瓦。 太阳能行业产业链是从多晶硅到硅片,到电池,再做成组件,最后做成发电系统。多晶硅属于太阳能行业的上游的原材料,在国内我们现在多晶硅行业是这样一个现状,就是在07年、06年开始我们开始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多晶硅的投资规划,在08年底的时候,或者说09年这批多晶硅产能是大量的释放出来。当时我们在08年的时候呼吁多晶硅可能会投资过热或产能过剩,这样话也没错,在08年金融危机和产能过剩的影响下,它从400美金跌到85美金,09年基本平的,但是这两年对多晶硅需求不断增加,现在多晶硅的价格目前还是在85-90美金。国内多晶硅产量基本是四万多吨,从国外进口基本也是四万多吨量级。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光伏行业所需要的多晶硅有一半是自己生产的,有一半是进口的,所以两头在外的上游这一头是解决了一部分,在这个行业比较领先的企业是保利协新,它是从目前的产能是两万一千吨,到今年年底可能会达到四万多吨,或者是四万五千吨,明年会达到六万五千吨的产能。 多晶硅下游是硅片行业,目前我们国内的硅片行业在2010年底产能达到了21-22G瓦,这个当然从09年底10个G瓦增长起来的,去年硅片的产能是翻了一倍,在这里边主流的硅片是多晶156毫米的硅片,它基本上占了总量的70%左右,剩下的是单晶125和单晶156毫米。在这里面重点的企业是保利协新,赛维LDK,保利协新从10年初硅片产能为零,增加到10年底的3.6G瓦,一跃成为世界硅片第一的公司。 电池行业从09年底不到10个G瓦在10年底达到21G瓦,也是翻了一倍还多,在今年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电池的生产线大规模的建设,可能已经造成了这个行业的竞争加剧。中国已经占了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的三分之二。在这里面大家都熟知的上德,天河等这样一些大的企业。 刚才赵老师也提到了,就是说薄膜行业可能未来我们会增加一些投入和关注。薄膜行业确实是我们没有办法不关注的行业,它始终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坚强的走火,虽然它的市场份额比较小,但是它也有一些优点,比如在生产过程中能耗低,占地面积大,但是在西部地区也不存在,土地也是比较充沛,所以薄膜在去年280兆瓦特有权招标过程中在国内占了85兆瓦的供应量,所以未来薄膜还会持续发展,也值得我们去持续的关注。 接下来就是跟大家探讨一下全球的光伏市场。有一个趋势就是说随着欧洲各国政策的调整,海外的市场重点有所转移,在过去我们一直关注的德国市场,但是这个国家已经为光伏行业做了很大的贡献,它目前光伏装机量超过了4%,接下来它可能会放缓装机的速度,可能在未来会维持到个位数的装机量的增加。意大利市场是去年是最热的一个市场,今年认为持续会成为装机量最大的市场之一,它可能跟德国差不太多。这个市场下周可能会有一个新的政策出来,在下周我们才可能对这个市场的真正的总量去做一个判断,而且对意大利市场未来走向也会做一个判断。真正我们认为如果要驱动太阳能行业市场的增长,我认为未来潜力最大的在美国、中国这样一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国家,只有这样才可以是说吸纳光伏发电的,对电网带来的一些影响。 其实东南亚,比方说印度,还有拉美的市场崛起的速度也非常快,在这些地方其实有一些先天的条件,光照的条件好,对能源的需求也比较大。全球光伏市场比较乐观的估计今年是,最乐观的是25G瓦,这是一个机构做出来的预测。我们基本的判断是在20G瓦以上这样的一个规模。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估计是德国五个G瓦,意大利五个G瓦,基本上美国是达到两个G瓦,比较大的几个市场都是差不多是这样一个情况。 今年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我们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给大家做一个比较,就是从上游的多晶硅我们认为今年多晶硅可乐趣产能可以达到21万吨,扣除3万吨给半导体的应用,剩下18万吨可以做成30G瓦左右的太阳能电池,所以30G瓦等于这个行业的瓶颈,我们看到硅片,电池,组件这块产能都超过多晶硅的产能,所以我们认为在今年整个市场它的总的产能由多晶硅来决定,加上薄膜这部分可能会达到33G瓦,这样情况针对我们比如22G瓦的装机量是1.5倍的关系,这个1.5倍其实基本往年都是这样的关系,因为从生产到安装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且整个环节里边会在任何一个环节里出现库存,这是有效的库存,所以在往年这个比例基本是1.4和1.5倍,这个就是说从2005年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 光伏市场也是一个让人比较心跳的一个市场,它的原因就是它是价格波动非常剧烈的一个市场,受政策影响,受整个产业政策影响都非常大。我们看到价格这个是从08年的8月份到上个月这样一个价格的总计。从组件的价格从大概4点几美金一直是到上个月是1.6美金,现在基本市场均价在1.5-1.6之间。今年前三个月情况来看,就是说市场的波动还是给人带来了一些影响,一月份是秉承了冬天的一个比较弱的感觉,二月份我们看到市场有增长的迹象,很多企业认为市场没有什么悬念了,可能会大副增长,所以二月份价格也增长上来了,企业也开始扩产,但是三月份集中出现的比如欧洲组件压港的事件,比如欧洲客户要求降价,比如政策不明朗,客户暂缓了拿产品的,就是支付的事件。所以三月份的价格又比二月份又有大副的下降,但是我们觉得从这个波动来看这个行业你是很难去把握到短期的波动的脉搏,尤其是在德国,意大利,各个国家的政策来决定这个市场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政策会频繁调整的市场。但是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这个市场在任何一个环节它应该维持它固有的利润和收益率。所以我们觉得投资光伏这个行业是需要有一定的长远的观点的,视角的。 目前光伏行业平均成本结构大概是这样子。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它是从多晶硅到硅片,到电池,到组件,所有的都生产的话,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这样一家企业,但是如果它都能生产的话,它的总成本是一美金每瓦,行业总成本可以做到1美金/瓦,毛利可以做到37%。像天河这样的公司,它们是从市场上假如以散货价格采购多晶硅,这个里面硅片做到组件,整个生产成本是0.76美金,这些企业完全按照市场价格的话,它的总成本是1.24美金/瓦,它的毛利可以达到22%。这是根据三月份市场价格做的一个估计。 我们接下来看如果一个企业,它是买硅片,然后做成组件,它的毛利只有14%。第四行如果是买多晶硅,然后加工成硅片,再加工成电池,它的毛利可以达到15%。倒数第二行是作为多晶硅的企业,它生产多晶硅,而且做成硅片,它最终卖的是硅片的话,这里边假定它所有都是按照市场价格卖的,它的毛利会达到42%。这是全行业最高的毛利。做这种业务模式的公司包括保利和协和浙江誉辉。 接下来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行业,我们最近发现的一些新的变化趋势。第一个趋势我们觉得就是说未来市场的融资可能是,就是项目的融资可能会再次成为市场的瓶颈。在意大利有很多的项目,其实批文都已经拿到了,但是他们在期待着资金去开始建设,去购买组件。全球光伏市场投资是一个受金融环境影响的一个行业,融资可能是,包括美国,包括意大利,包括德国,一些电站的投资,就是市场增长的一个瓶颈。所以我们也看到很多海外的电站在国内去进行融资,很多国内的企业也准备好了大笔资金到海外建电站,包括保利协新这些。 产品的可融资性重要性也会增加。什么叫产品可融资性呢?就是你生产组件的企业是一家大的企业,银行的授信额度比较高,资信比较好,我基本可以认为你这个企业在你卖出的组件在我这个组件使用过程中,比方说二十多年,你这个企业可能还存在,我出问题还能找到你这家企业。或者说基本这个企业的质量售出去是有保证的,这样的企业我们叫可融资性。就是这种企业它的产品在市场上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也会用一定的议价空间,就是它的售价可能会比别人高一些。 第二个趋势,我们认为在安装与配套器件上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很大的机会。目前国内从事的这个行业,从多晶硅生产到组件,这个只占太阳能系统的一半的价值,剩下的在土地申请,在服务等等,所以这部分的市场价值目前都还在国外。目前我们我们叫BOS,就是系统剩下的这部分的商业机会也还是蛮多的。 第三个趋势,就是光伏设备正在向中国转移。行业发展一般是设备先行,一般现在国内开始对光伏设备行业进行一些大力的支持,包括对以前半导体行业设备的支持,现在对光伏设备也进行一些支持。国内企业已经逐渐涌现一批企业,开始带光伏设备占领一定份额,包括单晶炉,清洗设备马上会有比方说结佳创,在PECVD和自动化丝网印刷机这块国内成熟程度还不是特别高。 第四个趋势,部分的供应不足和辅料,就是辅材行业可能是接下来一拨市场发展的一个机遇。就是从去年市场高速增长开始,我们发现很多行业供应不足,我们之前关注的都是主件,但是我们忽略了中间的环节,像切割硅片的钢线这个之前是被卡尔特这家公司垄断的,这个毛利在去年最贵的时候,有些企业认为毛利可能会达到80% ,这个在去年也是极度紧缺,也有一些一级市场投资机会。逆变器从10年开始,由于逆变器紧缺已经造成了安装的停滞,或者在10年初的时候安装的紧张。朝板玻璃的价格涨了60%。接线盒在市场紧张的时候也一度出现的紧缺,而且接线盒以后不仅仅是连接的作用,未来可能会出现智能接线盒的设备。 第五个趋势,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生产制造业在从欧美地区向马来西亚,越南,东南亚以及中国大陆这些地方去转移。第二个格局,就是大型国有公司参与到这个行业的竞争,比如国电收购了晶德,新上了生产线,国有大型企业不甘于只做最后的电站,当然组件企业也不甘于微薄的毛利,所以大家互有交叉。像现在比亚迪在其他行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会逐渐进入大这样的领域,它会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企业造成一些冲击,除了富士康,比亚迪之外还会有三星这样的技术和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 趋势六,就是说未来这个行业还是会有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出现,在单晶铸锭技术出现,像现在看到一些企业用铸锭炉制造出来单晶铸锭,包括天河等的技术,从事这种设备研发的有京东科技,美国GE也很快推出准单晶的铸锭技术。金刚石线切割技术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因为未来可以大幅提高切割的效率,而且降低固定资本的投入,所以可能这种技术目前也在大幅的发展,卡尔特现在已经非常认真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它本身做钢线的,但是它现在对金刚线投入也是很大。也有一些市场的一些新的技术,比如无切损的技术在美国有一家公司是直接拉出这个硅片,中间不需要切割这个环节,它可以大量节省多晶硅。 最后,就是随着薄膜成本的降低和技术提高,在市场上还会有一定的技术,虽然目前它在市场上比较弱势,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视薄膜,它的生命力还是很顽强。 |
![]() ![]() ![]() |
||||||
相关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