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市场分工交换与能力圈概念 |
||
|
||
从热闹的菜市场说起,菜市场里面有卖鱼的也有卖菜的,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同时卖鱼和菜呢?因为卖鱼和卖菜所需专业有差别。在哪里采购便宜的鱼?哪些鱼在什么季节最好卖?活鱼最多能存放几天?擅长卖鱼的人对这些问题了如指掌,但擅长卖菜的人并不理解这些。类似的,擅长卖鱼人不懂卖菜人的卖菜秘诀。与其每人既卖菜又卖鱼,不如分别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核心竞争优势领域,实现卖菜的卖菜卖鱼的卖鱼,然后在市场上交易鱼和菜。这就是三百多年前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市场分工和交换的基本思想。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我们称之为“能力圈”,市场参与者在能力圈内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然后通过市场交易交换能力圈以外的东西。这样整个市场实现分工和交换,整体效率最高,创造价值最大。 下面举几个金融市场分工。交换与能力圈的例子 首先, 农民与农产品期货交易员的分工与交换。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三五斗》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经典课文,反映旧社会谷贱伤农现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金融期货市场解决。农民可以出售1年期的小麦期货合约,提前1年锁定小麦价格,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好把精力集中在提高粮食生产上,而米行雇佣的职业期货交易员可以利用自己对金融市场供求关系规律的统计经验,与农民交易期货。农民与交易员实行分工交换以后,双方整体效率将大大提高。换句话说,期货交易员因为提供了对农民有用的服务创造了价值,所以赚钱。 其次,期权工具实现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分工与交换。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买入股票看空期权锁定股票下跌空间,避免承受不必要的风险。风险偏好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以卖出大量看空期权的投资组合,相当于卖保险的保险公司,根据自身对市场风险的专业认识,管理期权组合风险,为低风险偏好者提供股票保险服务获取价值。 投资大师巴菲特非常强调能力圈的概念。严格在能力圈范围内进行投资。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好朋友,比尔盖茨曾经几次向巴菲特极力推荐微软公司的股票,但因为巴菲特不熟悉计算机软件技术,所以在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里没有投资微软,只是象征性的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了100股微软股票。 企业和个人盲目自信,超出能力圈而招致失败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迪斯尼公司生产动画片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在互联网泡沫时头脑发热投资互联网门户网站损失惨重,是超出能力圈招致失败的案例。刚刚所提到比尔盖茨创办的微软,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也曾经尝试进军过玩具、网络电视乃至音乐服务行业,均铩羽而归。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购买基金同样是一种金融市场分工的表现,比如有些投资者时间和精力并不允许在投资上花费太多,而购买基金则等同于“聘请”一位专业人士帮忙,此时你需要了解的就只是这位专业人士的能力圈是否与你需要的相匹配。整体而言,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划定合理的能力圈边界,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如果在自己的竞争优势圈中找不到投资标的,宁可耐心等候 ,也不要冒险投资你不懂的领域,更不要做不符合自己投资标准的投资。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