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转售摩托罗拉移动,谁是赢家? |
||
|
||
谷歌转售摩托罗拉移动再一次激起波澜,业内外对两年前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仍然记忆犹新,而此次接盘的联想则是在收购IBM电脑硬件部门十年以后再一次收购美国老牌科技公司的资产。 2011年,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当时摩托罗拉移动账上有30亿现金,账面净资产为51亿,总市值75亿,营业收入131亿,谷歌以2.45倍市净率、相对市值67%的溢价率收购了这家盈利能力下滑、经营多年亏损的没落明星公司。收购时,业界广泛认为谷歌将会直接介入终端制造,但之后谷歌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否定了这点,收购显然是另有所图。 收购后,摩托罗拉移动的经营业绩在谷歌手中依然不见起色,虽然裁员70%,出售或者关闭工厂,累计亏损依然高达近20亿美元。与此同时,谷歌持续出售重资产,先后以23.5亿美元将家庭娱乐(机顶盒)部门出售给Arris,以0.75亿美元将手机制造工厂出售给伟创力,今年初又以29亿美元的价格将手机制造品牌和业务卖给联想集团。至此,谷歌把除了核心专利以外的重资产全部出售,合计收回53亿美元。 此外,谷歌还精明地享受到了减税优惠。摩托罗拉移动有大量累积亏损, 据美国税务专家Robert Willens估算,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谷歌在2019年前每年可以通过未来利润减税获得7亿美元的收入,同时,由于摩托罗拉移动在海外也处于运营亏损,谷歌还可以获得17亿美元税收减免。这些税收减免大致可以为谷歌带来多达40亿税收优惠。 我们大致测算一下,125亿的收购成本,扣除摩托罗拉账面30亿现金,相当于花费95亿完成收购。之后,摩托罗拉移动累计亏损近20亿也看做收购成本,然后扣除出售资产收回的53亿,再扣除税收优惠40亿,摩托罗拉相当于仅用20亿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超过20000个移动通信专利,这些专利如谷歌CEO佩奇所说将“保护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可见,谷歌的真正所图就是这些对其智能机产业链最有价值的专利池,经过两年漂亮的资本运作,谷歌以较好的成本得到了想要的,同时对仍在不断失血的重资产业务,通过大幅度裁员等止血手段后就迅速甩卖掉,一系列资产转售运作可谓干净利落、目的明确,说是赢家并不为过。 回过头来看联想的收获。本次联想花费29亿接盘的手机硬件制造板块,净资产为13.65亿美元,联想相当于以2.1倍市净率溢价收购,被收购资产中的现金余额仅剩1.6亿,单纯从资产和收购价格看并不算便宜,因为收购的手机硬件业务在全球的竞争能力已日薄西山,全年收入43亿,行业地位已微不足道,2013年仍亏损11亿。资本市场联想股价的暴跌说明市场不看好联想的这次收购。 不过现在断定联想是输家显然太早,这笔交易仍然有望成为双赢的交易。因为联想通过此次收购获得了全球销售的入场券,包括品牌的影响力以及销售渠道等,而被收购资产中包含的2000个专利以及谷歌的承诺也足以对联想移动终端出口海外构成保护,这些都是联想目前的短板和急需补上的。其次,成本控制是联想等新兴市场硬件制造商的强项。十年前联想收购IBM电脑资产时亦不为大多数人看好,但事实上联想对于IBM笔记本的成功运作说明了联想对于海外硬件竞争对手的兼并、整合和成本控制已经具备一定经验和优势,今年初收购IBM的低端服务器资产也是同理。因此,联想如果能用好摩托罗拉在全球市场的渠道和品牌,加上其成本控制的能力,这笔收购对联想的未来发展未必不是成功的出击。 此次交易,如果说谷歌经此一役已经成为赢家,那么对志在成为国际化公司的联想而言则也是必经之路,只是在这条路上才刚刚启程,是否最终成为赢家还须今后靠经营、靠时间来证明自己。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