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增长,成长股的试金石 |
||
|
||
今天有机增长的理念和有机增长率数据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所谓有机增长,是指依托现有资源和业务,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销量与服务水平,拓展客户以及扩大市场份额,推进创新与提高生产效率等途径,进而获得销售收入及利润的自然增长。相应的,有机增长的速度即为有机增长率。正如投资者认识到公司的利润中要区分“经常性利润”以及“非经常性利润”一样,后者由于不具有持续性,其对于企业的估值来说是影响很小的。也正因如此,“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这一指标无论在国外还是在A股市场中都已成为上市公司法定披露的财务项目。 评估上市公司的估值除了与公司的盈利水平相关,和公司盈利的成长性更是密切相关,尤其对于成长类的公司来说。那么同样,区分不同性质的成长对估值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增长对于企业而言是可持续的,而非有机增长的持续性就比较差,甚至就只是一次性的增长。因而投资者对于公司的价值评估要求越来越关注“有机增长”的相应指标。出于满足投资者日益增强的这种需求,越来越多的海外上市公司都开始披露有机增长指标。 消费行业的巨头们大多都会披露有机增长指标,比如宝洁、雀巢、联合利华、汉高以及奢侈品巨头LVMH公司等。以拥有Nautica,VANS,Lee,Timberland等知名成衣品牌的VF公司为例,其已经连续十年披露有机增长数据,其中九年保持了有机增长,公司营收从2003年的44亿美金增长到去年的114亿,其中并购和有机增长大致各作了一半贡献。这正说明了VF公司不仅比较擅长进行收购,而且更注重并购后对各品牌的运营、管理和整合。 另一方面,科技股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披露“有机增长”情况。比如3D打印行业的新贵3D Systems公司,最近三年累计并购了32家公司, 3D公司随之从2011年开始主动地对外披露有机增长数据,向投资者更真实反映公司的增长情况。从数据上看,2011年以来公司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5%、54%和44%,而扣除最近一年并购新增的收入以后,公司营收的有机增长率则分别达到19%、22%和29%,大量的并购后有机增长率反而持续上升,证明了公司不仅重视并购,而且整合效果也比较理想,有效解答了投资者对公司大量并购以后是否能成功整合的疑问。 资产管理行业的有机增长也受到关注。以贝莱德旗下的ETF巨头iShares板块为例,公司把iShares的资产管理规模分解为净流入资金、并购和市场变动三个部分。其中可把净流入资金(相当于净申购)视为有机增长;并购是指因收购其他资产管理公司而纳入统计的新增资产;市场波动是指基金规模因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净值波动。通过上述分解,投资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撇开并购和股市自身涨跌的因素,iShares现有的资产管理规模的内生增长率,这一指标长期看颇能反映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都逐步开始披露有机增长率呢?事实上,有机增长率还未成为各国会计准则对会计报表披露的“标准配置”,是否披露该数据全凭公司自愿。我们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并购越来越普遍,上市公司需要主动向投资者展示其真实的增长能力,就像区分经营性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的道理一样,频繁并购的公司更需要向投资者清晰的披露公司增长是如何实现和构成的。另一方面,海外的投资者也越来越注意到上市公司实现增长的不同手段,并日益了解其中的差异,也需要根据这种差异来做出不同的估值判断,有机增长率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需要的指标。当前,披露和应用有机增长率,在海外已经形成逐步推广的趋势。随着国内市场对于公司估值的理解日益深刻,“有机增长率”指标将越来越重要,我们期望A股上市公司也能主动披露有机增长数据,期望监管部门也能大力鼓励并推动这种有效提高公司披露质量的事情。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