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竞相推出沪港通主题基金 QDII或将进一步边缘化 |
||
|
||
沪港通的落地,在为投资者架设两地市场投资管道的同时,也让传统QDII基金感到生存压力。境内投资者可直接通过沪港通渠道投资港股,恐造成港股类QDII基金规模缩水。 数据统计显示,在香港市场投资占比超过基金净值70%的10只QDII基金,相比一、二季度末,三季度末的最新规模全部出现下滑。 “预期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以满足国际化配置的需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沪港通是QDII基金的替代品,QDII基金如不继续创新并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将会进一步边缘化。”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一些公募基金公司近期竞相推出沪港通主题基金,也被市场解读为行业顺应市场变化对现有QDII产品作出的升级尝试。 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证监会分别于9月28日、10月10日接收到南方沪港通恒生ETF和华夏沪港通恒生ETF的申请材料,并分别于10月9日、10月16日受理了这两只基金。两只基金以恒生指数作为投资标的,将有望成为业内首批实现回转交易的权益类基金产品。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沪港通天然的制度和效率优势,沪港通产品有望实现比现有港股QDII基金更高的运作效率;费率方面,目前港股QDII基金均需要在香港开立资金和证券账户,涉及境外托管行、境外券商的交易和清算,运作费用较高。由于沪港通基金不需要境外托管行以及在香港开户,托管费等费用有望降低,从而节省投资者投资港股的成本。 此外,借道沪港通基金,个人投资者可规避沪港通对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限制。 QDII基金经理也在积极把握沪港通落地可能带来的投资机遇。从目前看,港股中具有基本面支撑的中小盘股较受关注。 “沪港通的实施,将导致港股具有基本面支撑的中小盘股出现估值的提升。”华安基金表示将从三方面关注港股相关品种:一是港股特有品种;二是AH折价品种;三是同样细分行业,估值存在大幅折价的品种。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