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月色之下,向月而行 |
||
|
||
从古老的嫦娥奔月传说,到现代科技的探月壮举,人类对月球的痴迷与向往从未停歇。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月亮自古以来便是人类心灵的温柔寄托,它不仅是夜空的明珠,更是文化与情感的共鸣。随着科技的跃进,我国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正逐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让古老的神话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共同书写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9月7日,兴证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线下场以《月色之下》为主题,有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海、探月工程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载荷总设计师谢更新、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摄影师于海童三位嘉宾,在上海浦东图书馆1号厅为大家带来一场浪漫的,关于探月、月球生态与天文摄影的生动讲座,让我们共同感受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与震撼,开启一场关于梦想、探索与发现的月球之旅。 探月工程,不仅仅是对月球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更是人类智慧与创新精神的集中展现。它引领我们深入月球的每一个角落,解锁了一个又一个宇宙的秘密,激发了全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无限憧憬。 首位分享嘉宾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海,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我国探月工程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完成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巡视雷达探测的数据处理和成像工作。 在探月之路上,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极端的月球环境、复杂的技术难题以及未知的太空风险,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以嫦娥三号为例,虽然月球车在探索过程中遭遇了机械故障,但科学家们依然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并成功揭示了月球表层以下的结构特征。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载荷总设计师谢更新。2015年,当国家航天局宣布为嫦娥四号征集载荷方案时,探月工程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载荷总设计师谢更新带领的团队以“月面微型生态圈科普载荷”项目从257个方案中脱颖而出,他们的目标是在月球上构建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让生命之芽在月球表面绽放。 面对嫦娥四号上宝贵的3公斤载荷和仅200×200×200毫米的狭小空间,谢更新和他的团队成员设计了一个“罐子”,巧妙地将空间划分为生物培育区与精密控制区,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确保每一寸空间都实现了价值最大化。他们用了不到9天的时间,让种子在月球上生根、发芽,成长出了月球上第一片绿叶,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经验。 皓月当空,人们总会不自觉地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而有人,则选择用相机捕捉这份美好。第三位分享嘉宾是一位“月影捕捉者”,天文摄影师于海童。他镜头下的月亮,时而细如银钩,温柔地勾勒出夜空的轮廓;时而圆如玉盘,洒下满地的清辉,让人们通过照片感受到月亮那份独特的情感。 对于天文摄影的“科学性”与“美学性”,于海童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拍摄者追求的目的不同。而他本人,则更倾向于在科学的记录中追求艺术的表达,他用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关于月亮和星空的美好瞬间。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希望在皓月当空之际,大家都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忙碌,和身边的家人朋友们一起,仰望那片无垠的天幕,感受那份来自星辰大海的温柔触碰。感谢每一位莅临线下大讲堂的观众,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活动中与大家再次相遇,共同探索更多的自然奥秘与人文世界。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