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时别做 “乐天派” |
||
|
||
投资的时候,你有没有没来由地觉得自己会赢?有没有觉得亏钱是其他人的事情?或者高估自己的盈利性?小心,这可能只是人类的天性在作祟而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对人们“乐天派”的倾向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他举例说:在Rutgers大学,学生们往往认为自己远比其他同学更可能找到好工作,领高额薪水和拥有自己的房子,而那些消极的经历,诸如酗酒成瘾,在40岁前突发心脏病,或遭遇枪击则更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在经历了1989年的大地震之后,旧金山湾区的学生们曾经一度放弃了他们关于“我可不像其他人那么容易遭遇天灾人祸”的乐观看法,但仅仅过了三个月,这种虚幻的乐观就复燃了;同样,大多数的夫妇都憧憬着能与爱人白头偕老,实际上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中,半数的婚姻以失败告终。 一贯以博学著称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也敏锐的发现人们过度乐观的天性,在他的《穷查理宝典》一书中,他提到,大约在基督出生之前的300年,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说:“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而每当看到人们兴高采烈地购买彩票时他都会觉得那位希腊演说家是正确的。 当然,乐观并不总是好事。事实上,虚幻的乐观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由于相信自己总能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那些满不在乎地把车座安全带丢在一边的人,那些不肯承认吸烟会危害健康的人,还有那些陷入注定会结束的关系里面的人们,无一不在提醒我们,盲目乐观如同傲慢一样,是失败的先兆。 投资中的乐观主义同样可能带来恶劣的后果。如果投资时觉得自己的运气和直觉远远超过其他人,那投资者也同样可能会在“亏钱面前人人平等”的结果中体验到严重的失落感。甚至17世纪人类理性经济的捍卫者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预见人类将高估自己盈利的可能性。他认为,这种“对自己好运的荒谬的推断”,来源于“绝大多数人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自负的幻想。” 正因如此,避免盲目乐观的情绪,审慎评估投资的风险也是投资者的必修课之一。实际上,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正是把“风险”列在其投资原则检查清单中的第一位。他认为,所有投资评估应该从测量风险开始,其中包括测算合适的安全边际,避免和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交易,坚持为预定的风险要求合适的补偿,永远记住通货膨胀和利率的风险,避免犯下大错和避免资本金持续亏损。这一做法对投资者而言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