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总在牛市挑选基金 |
||
|
||
大多数人喜欢把牛市的初期定义成主要股指大涨前的底部,W底、V形底等专有名词,似乎闪耀着灿灿金光。可实际上“底部”区域的成交量一般来说都是很小的,因为伴随这些地方的,往往是“崩盘论”、“拐点论”,摄人心神、不一而足。 在牛市的初期阶段,频繁的振荡,交投也是非常不稳定的,“牛市”还未成为共识。往往到了牛市中期,甚至“鸡犬升天”之时,“沉默的大多数”才反应过来:牛市来了,该买基金了。莫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在享受牛市中后期振奋人心的“高速收益”之时,别忘了更低成本的筹码,不但享受着“复利”带来的高额回报,更可以轻松兑现。 适得其反的跳跃式资产配置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知道,因为基金同样存在风险(甚至是高风险),常常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率(我们称之为战胜指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更要注意基金购买成本的安全边际,举个例子,W底的估值风险,远低于“突破半年线、年线压制”之时。但实际上在W底时,你听到的可能只有“风险”,故停止原定计划的投资;而在各个饭馆餐桌上唯股不谈时,你很可能忽然决定加大投入。这种“跳跃”式的资产配置节奏,除非有很强的“正确逃生”能力,否则常常事与愿违,不知这是不是2010年大盘回调至2500左右,2009年以来赚钱的人已寥寥可数的原因? 有趣的是,2010年7月初指数的低点,正好对应2009年短期均线集体向上突破半年线、放量上涨时的指数位置。换句话说,仍有一小部分人在睡梦中能笑出声来,因为他们持有更低价的筹码,也许他们是随机致富的“傻瓜”,抑或,他们是“持续性资产配置”的受益者? 坚持就是胜利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有许多选择,而绝大多数人在老的时候,会感叹曾经走在一条有前途的道路,可惜没有坚持…没错!坚持并不代表一定胜利,但最终的王者,无一不在坚持中胜出,强者的游戏,往往就在于心念的较量。 回到资产配置,跳跃、松散式的配置和跟踪,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随机致富”了,但不要忘了,那可能是万分之一的彩蛋中奖率,况且中奖率是不可持续的,恰是一个“随机陷阱(误以为随机是必然)”。 “低买高卖”的投资铁律是人人皆知的,只是极少的人能够坚定如一。对于基金的长期投资,能否长期保持盈利状态,是能否坚持长期投资、并获得长期收益的关键,那么建仓的成本就至关重要了。牛市中后期的亢奋,对基金选择来说不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市场估值水平的抬高,已经增加了下行风险,此时的高风险,对应的往往不是高回报,除非基金经理是06~09年的王亚伟,而这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 下坡时选基金 股市、债市周期是经济周期的反应,因资金供给的变化,股市常常对经济的波动过度反应,这也正是其“高风险”的来由。对于一直基金来说,长期的盈利能力不在于向上波动时能跑多快,而在于一个完整周期过后的累计盈利能力。潮起潮落,更能看清楚基金管理团队在“做什么”、“做得怎样”。 有上坡,就有下坡。既然下坡是必然,那么上坡也是必然,重要的不是什么“拐点”,而在于你投资的基金是否具备长期“复利”能力。好的基金往往在上坡时“隐于市”,众里寻她千百度而不可得,但下坡的整个过程却整整落后别人一大截!这时你需要做的,只是暮然回首。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