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渠道渐开阔 人民币基金募集步入多元化时代 |
||
|
||
8月23日,德州太平洋集团(TPG)宣布将与上海浦东区政府合作,设立其第一只人民币基金,目标规模50亿。此前7月26日,百仕通集团(亦译黑石集团)旗下的中华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募资,募集金额为50亿人民币,陆家嘴金控出资20亿元,成为最大出资人。类似案例还有不少,这些案例都在表明:人民币基金很热,其资金来源也逐渐多元化。 PEFOF模式优势明显 在人民币基金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募资瓶颈也日益明显。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段宁宁表示,资金来源单一、现行的各种制度制约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外汇管理局对资金的流进管制力度较大、行业的自身规范有待提高等问题成为人民币基金募集的障碍。 针对人民币基金的融资瓶颈,清科研究中心曾呼吁在人民币基金募集市场上引入PEFOF(母基金)。与直接向LP(有限合伙人)募集基金不同,PEFOF是先从LP获取资金,然后向不同类型的VC/PE基金投资。 PEFOF便捷的渠道功能有望因人民币基金的蓬勃发展而得以大施拳脚。2009年年底,艾德维克控股宣布与大连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中国首家非政府类的PEFOF。无疑,人民币基金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吸引艾德维克控股成立PEFOF的主要原因。 私人银行部门代销走俏 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银行不得发行“股票投资和PE投资”类理财产品。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通过私人银行部门向其高净值客户提供此类产品并未作出限制。随着新规出台,目前股权类PE投资主要集中在私人银行与创投及私募机构的合作上,如今这种合作方式已经得以广泛应用。 有银行界人士表示,此类融资模式在国内发起于2008年末,目前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此前普凯、德同、赛富等机构人民币基金曾通过私人银行部门募集资金,国内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相关部门已参与其中。 普凯合伙人姚继平表示,目前募集人民币基金蔚然成风,很多基金会选择依靠政府背景,如与政府引导基金合作,但这种模式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资金运用上也会受牵制,而通过私人银行募资则是可供私募选择的一种新渠道。 中介理财机构逐渐兴起 除以上两种主流渠道外,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也有望成为人民币基金的资金来源。这些第三方理财机构能够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众所周知,基金的募集过程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用来寻找目标LP、沟通谈判、尽职调查和建立信任。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优势在于为GP节省大量的人员及时间成本,缩短基金募集时间,提高基金募集效率。所以,VC/PE机构委托第三方独立的理财机构协助募资人民币基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