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面对投资当中的灰暗过往 |
||
|
||
前些日子看了部名为《小屁孩日记》的电影,但这部儿童电影根本不是单纯可爱天真无邪的传统套路,而是试图勾起人们那些在成长当中不愿忆起的灰暗过往。面对那些现在看来愚蠢又可笑的往事之时,心里不舒服也是正常,也许还有后悔与心不甘、情不愿。 本片讲述了一位想方设法要在班级年鉴中成为耀眼明星的“小屁孩”的故事,为了这一目的他做了许多得不偿失之事,如犯了错却死不承认。这其实在许多投资人身上也不少见:买进即跌却守住不卖,原因是他们认为继续持有这些亏损的股票就不用承认自己犯错,内心赌定马上就涨回去。亏损后的固执己见可用“后悔恐惧”现象来解释,金融学家斯塔特曼指出“人们往往不愿意卖出亏损股票,原因是为了避免亏损变成现实后的痛苦和后悔”。 “小屁孩”之所以绕了许多弯路就在于其迷失了自我,靠模仿别人多数时候并不可行。投资中一窝蜂涌入很可能是被一个可信的消息来源说服而不是可信的论据。在投资中有没有坚持自己的认知与研究,有没有被一些噪音所干扰,都是要经常问问自己的。片中“小屁孩”的发小正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反倒是比他在学校里更受欢迎。 鱼贯而入也可能是不自觉的处在一种群体思维中。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认为“高度团结的群体很容易形成可怕的群体决策”。影片中正好有个戏剧冲突来阐述这一点即学校地板上的“奶酪诅咒”:谁若碰了这奶酪马上就会被全体同学所隔离,没人愿再靠近你。这就好比市场上多数人都在疯抢债基或投资黄金、收藏品的时候你却有不太一样的想法,群体偏见与压力随之而来,但也许这是基于可靠的信息来源及分析,那么你能冲破这种可怕的群体决策吗? 从心理学层面看如何面对投资当中的灰暗过往是件趣事,能让人更清醒去面对未来的投资行为。既要坚持自我但又不能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看似这些很难平衡,但细想之后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限,相信睿智的您一定能够把握好自己。至于投资当中那些不愿回首的失败经历,就当是积累经验值,坦然面对吧。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