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惊出心脏病?投资基金是王道 |
||
|
||
月初的时候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有趣的新闻,据复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上证指数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会增加上海居民急性冠心病死亡的风险。这篇题为《作为冠心病死亡风险因素之一的股票市场波动》的学术论文也刊发在世界心脏病学权威期刊《欧洲心脏病杂志》上。看到这样的事情便不自觉地把本周的专栏主题定在了投资者心理疏导与理性投资方面——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别把自己的鸡蛋放进别人的篮子里;用闲钱进行投资理财等等。 随后和同事们讨论引来更多思考,有前辈提到,理性投资倡导这么多年,难道投资人不知道吗?股民都知道要理性投资,可问题是在目前国内这样一个并非完全有效的市场环境下,仅靠自己个人的知识与理性来进行操作,可能结局并不如人所愿。再加上媒体报道的有公司涉嫌造假上市、新股破发潮等新闻,普通股民在投资当中面临的困难重重,心脏很有可能跟着震荡市“砰砰”乱跳。 前文引述的这项研究,分析了2006-2008年间上证指数的波动与上海市人群冠心病死亡的关系:交易日上证指数每上涨或者下跌100点,上海市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相应增加5.17%;交易日上证指数每上涨或者下跌1%,冠心病的死亡风险就增加1.87%左右。 这让人想到许多人对基金理财的反应,觉得不如投资股市来钱快。诚然,股市可能会来钱比基金快,但若跌下去也可能损失更快。而公募基金具备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实力雄厚的投研团队,庞大的基金研发投入等优势,特别是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管理团队能够最大程度的把控风险,并且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拨云见日”,这在当下显得更加重要。公募基金的这些优势使得投资人不必再依靠打探小道消息盲目入市,也不用时刻盯着大盘而“心慌慌”,而成为现如今个人投资者最好的专业理财工具之一。在收益方面,正如同事李小天在《基民胜股民》一文中所述:当不少股民还在苦苦期待6000点重出江湖时,诸多基民已经悄然收复了失地。 如此一来,把投资理财交给专业的基金公司来说确实让人更加“安心”。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