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根据媒体报道的数据,今年以来仅1只基金盈利,新年开头很不顺利啊。申老师如何看待11年的投资机会和市场预期?
申庆 答:您好,2011年的预期相比2010年要趋向于正常化、合理化。通过投资低PE、高分红率的公司获取10%-20%的回报当属理想。此外,我们更需要防范高估值公司的估值水平和实际盈利同时下降。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中小公司的盈利预期是偏高,不合理的。同样其估值水平长期维持在高位也是不合理的。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我是沪深300基金的认购客户,目前基金净值下跌4%(好于同期大盘的9%),请问申老师今年沪深300是否有比较好的机会?净值啥时能回到1元钱。谢谢。
申庆 答:您好,净值表现取决于市场和我们投研团队的努力。前面谈到,银行、保险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很有吸引力了。银行、保险是沪深300中的最大行业,他们的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沪深300指数。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兴全沪深300在建仓初期经历了大盘的下跌,净值也下跌不少,是否一开始建仓速度太快了?
申庆 答:您好,我们始终是选择低PE,高分红公司匀速建仓。希望实现成本最优,而非价格最优。最低点买入对多数人是不现实的。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房地产价格很高,国家调控的态度目前看是非常坚决的。如果房地产出现下跌,是否300指数受到的影响更大些?虽然目前300指数的估值很低,但股票是炒预期,300指数中房地产、银行等股票权重比较高,从中长期动态看,是否估值仍然不够低呢?
申庆 答:您好,房地产在沪深300中权重是6%左右。今年房地产行业表现好于沪深300指数。房地产调控并未让银行利益受损。贷款额度本来就很紧张。贷款利率上升,银行息差上升,对银行都是很有利的。很多中小银行的利润增速超过行业水平。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兴全沪深300基金定位于“增强指数型”,在申老师实际操作中有没有使用了“增强”方式的优化?
申庆 答:您好,我们尽可能规避不合理的高估值品种,侧重于对低估值品种的挖掘。目前看来还是成功的。
匿名客户 申先生您好,沪深300的首要任务是跟住指数,但如果只盘整不涨,那沪深300基金是不是也不涨呢?
申庆 答:您好,投资者往往是关心上证指数,其实上证指数和沪深300也不完全相关的。今天沪深300涨的比上证指数好。
匿名客户 请问申经理,您有想过通过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来规避大盘的系统性风险吗?
申庆 答:您好,目前的基金合同尚不允许。需要修改合同。而且目前的政策规定对套保的使用也是很有限的。而且套保只是锁定收益或者风险,并不能跟住指数。指数基金的首要任务是跟住指数。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今年以来债券市场也显得非常疲软,有什么原因吗?
申庆 答 您好,主要受到升息的预期影响。
匿名客户 申经理您好,今天出台的房产税政策您是怎么看的?符合您的预期吗?
申庆 答:您好,房产税出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体现了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政策力度和个人的承受力以及预期相关。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今天推出的房产税政策,感觉调控的力度不大,部分投机性投资可能被抑制,但刚性需求依然很大。申经理是如何看待2011年房产市场的走势?我们都很希望房价能够跌一点。
申庆 答:您好,引用重庆市领导的话,房产税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不能绝对打压房价,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投机。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匿名客户 申经理您好,目前政策调控频繁,对大盘损伤很大,请问您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申庆 答:您好,前面也谈到了,我们发现去年大盘下跌以来,很多公司股价反而实现了上涨。所以政策调控并非主要原因。很多不合理的高估值股票的自然回归,是内因。投资者只有树立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坚决回避投机,防范不合理高估值,才能有效规避风险。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从去年末开始,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控制格外重视。您觉得目前为止,对于通胀的抑制效果怎么样?
申庆 答:您好,如果经济依然保持目前的增长水平,目前的通胀水平将是常态。毕竟泱泱大国,13亿人民群众的财富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但资源确实有限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胀的问题,是任何其他国家没有面对过的。我认为,权衡各种因素,目前的结果是很不错的。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机械板块目前分歧比较大,申经理怎么看的?
申庆 答:您好,绝对的好坏,我们很难判断,但如果从相对的角度比较,汽车(交运设备)和机械设备,哪个更有优势呢?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看了公司旗下基金公布的4季度报告,恒瑞医药、紫鑫药业、京新药业分别出现在社会责任、有机和合润的十大重仓股。兴业目前对于医药板块似乎长期看好?目前估值是否太贵了?
申庆 答:您好,医药行业可以长期看好。但需要对公司精挑细选。医药行业有一定壁垒,导致上市公司也是鱼龙混杂。我认为现在很多医药股依然高估,但也有不少估值只有20倍左右、成长性和分红水平都不错的医药公司。
匿名客户 请问申庆先生:随着去年中小盘股的一枝独秀,今年行情切换到低估值的大盘股是否是大概率事件?
申庆 答:您好,与其说切换是大概率,不如说目前低估值、高分红的公司更具有吸引力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