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禁狂潮惊涛拍岸 心理因素大于市场影响 |
||
|
||
3万亿的限售股解禁或已成为市场不能承受之轻。进入2008年以来,伴随着股权分置限售、首发机构配售以及增发配售等股份的陆续解禁,A股市场面临着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最大的规模的解禁压力。其中,2月份月限售股解禁的高峰集中在月初和月末,2月1日与5日分别解禁501亿元与1749亿元。正是解禁压力的打击下,沪指于2月1日探出了本轮调整以来的最低点4195点。而2月27日也就是周三,市场又迎来新一轮的解禁高峰,届时市场该如何消化800多亿的解禁压力让人不得不再度绷紧已经高度紧张的神经。 招行掀起限售解禁高潮 据统计,2月份总共有19个行业涉及限售股解禁,总市值3780亿元左右,其中解禁市值最大的行业是银行业2292亿元、能源行业519亿元、运输业318亿元、房地产行业224亿元以及资本货物行业109亿元等。其中2月27日,两市有长征电气、华闻传媒、嘉宝集团(11.37,0.13,1.16%)、山东药玻(13.19,0.03,0.23%)、风帆股份(39.25,-0.10,-0.25%)、三维通信、柳钢股份、招商银行(30.36,0.58,1.95%)、宁夏恒力(8.34,-0.05,-0.60%)和交大昂立(11.18,0.13,1.18%)共10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冻。在这几家上市公司中,招商银行将有25.32亿有限售流通股上市流通,届时招商银行的流通股本将从47.11亿增加到72.44亿股,流通股本规模增长幅度高达53.75%。如果以周二的收盘价计算,招商银行明日将有望成为沪深两市第一大流通市值权重股。 其后,3月1日中国平安(68.04,2.66,4.07%,吧)有19.63亿股解禁,相当于目前流通盘的2.4倍。按照解禁安排,今年3月和8月是两个解禁高峰期,最高峰在8月份,共有220.74亿股限售股解禁。实际上,2008年全年解禁总数将达到1353.64亿股,解禁总市值可能接近3万亿元,占到目前两市总市值约1/10,流通股总市值约1/3。这应该说,对目前弱不禁风的沪深两市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解禁与市场走势关系 股市的涨跌说到底是受供需关系决定的,是资金与筹码的对决,一旦增量资金多于扩容股市便会大涨,而增量资金小于扩容则会造成股市下跌。2007年,市场一共限售股解禁2.31万亿,而同期基金扩容超过1.5万亿,它们加上外部持续涌入的热钱,共同盈造了一个繁荣的牛市。 有资料显示,根据2008年1月28日收盘价计算,2008年总共解禁市值3.04万亿,有两个月单月解禁市值超过4000亿,分别为3月和8月。2009年总共解禁市值7.7万亿,有6个月单月解禁市值超过4000亿,分别为3、4、5、7、8、10月。 统计显示,近一个月来已有多达23家公司推出再融资计划,涉及金额超过2000亿元。我们认为,相对于这些成百上千亿元的资金需求而言,市场已远非发行几只基金那么简单。特别是在3月132家解禁公司中,3月1日中国平安有19.63亿股解禁,相当于目前流通盘的2.4倍,需要1400多亿元资金承接。我们建议,投资者应该在这几个月特别是3月份保持一定谨慎。 解禁其实具备双刃剑作用 不可否认,限售股解禁的压力非常巨大,但市场上多数人是从扩容的问题思考限售股解禁,实际上,减持股份所获资金的流向同样至关重要。如果资金回流证券市场,不仅带来流动性,更能促进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业内有关人士认为,市场的资产配置方式无非几种,股票、房地产、银行存款、债券等,从逐利的角度上看,投资者不会完全放弃收益水平较高的股票市场,按此推理,资金可能由一只股票换到另一只。 也就是说,“大、小非”解禁具有双刃剑特征。有关人士指出,一方面是解禁之后不一定减持;另一方面,如果行情处于相对低风险阶段,解禁减持后的资金还会留在证券市场,投资其他更有价值品种。一出一进,互为冲抵,实际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解禁带来的资金需求压力。 解禁个股需区别对待 2007年约2.3万亿市值的非流通股解禁,实际减持的市值大约为710亿,占2007年解禁市值的3%,对市场的冲击有限。但是进入2008年,大小非股东的减持行为变得十分频繁。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共有8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17次减持公告,累计减持的股份占1月份全部解禁非流通股股数的24.79%;远高于2007年全年的水平,减持力度明显加剧。 不过,在限售解禁的大背景下,有关个股也会表现各异。比如,在2月已解禁的60家公司限售股中,还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公司此前已经出现逆市上扬。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个股在解禁后就此走向漫漫跌途。数据显示,2008-2010年解禁股数分别占现时沪、深可流通A股总数的24.7%、94%和28.13%,大幅增加的流通量对A股带来打击之余,在港上市的H股股价也将因而受压,其中备受解禁股困扰的中国人寿(37.20,1.76,4.97%)、中国石油(22.40,0.49,2.24%)、中国国航(18.29,0.72,4.10%)、中国平安(68.04,2.66,4.07%)及中国中铁(9.62,-0.30,-3.02%)受股份流通量大增的因素影响,市场已见获利套现行动。 事实上,招商银行(30.36,0.58,1.95%,吧)此次的限售股解冻以后,它在沪深300(4515.258,-4.53,-0.10%)中的权重就会跃居第一名,沪深300指数的设计是依据流通股股数设计的,之前不流通,那么它不计入权证,一旦流通了被计入权证,它这个权证立刻被增大。这样的话作为一些对股指期货预期很高的一些基金,特别是指数型基金,它在资产配置上就会相应地调高对招商银行的持有比重,对它股价又是有利的。所以对于限售解禁而言,并非是绝对的利空,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市场博弈的情况。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