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动荡真实原因:两大资本阵营发生矛盾 |
||
|
||
股市乱象缘于实业资本“掺和” 上证指数上周五跌破年线,造成了一定的恐慌情绪。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波动呢?是估值过高还是紧缩的宏观调控所造成的?如果只谈估值问题的话,美国的纳斯达克几百倍市盈率的股票也有,为什么我们的股市就不能有60、70倍的市盈率?如果谈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央行的2007年4季度货币执行报告里为什么还说银行系统目前流动性依然过剩?随着股市房市的疲弱,目前的流动性可能更加趋向于集中在银行系统,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是必然的。因此,我们认为上述二者皆不是股市波动的直接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实业资本参与了股市定价。 要知道在牛市中拿住股票是非常难得的一种行为,只要能捂住股票就能赚大钱。股市中的大非小非当时出于股改需要承诺了1年到3年的锁定期,今天看来,这个群体成了这轮牛市最大的赢家。大非小非根据什么对股票定价?答案是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如果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所从事的实业每年的回报率仅为个位数,而股票市盈率达到了50倍,您会怎么做?我想应该是卖出股票,再低价向大股东融资。这就是我们这个市场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源于股权分置改革的结束,以及大小非的解禁。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整个市场会有相当多的股票进入真正的全流通,在全流通时代,股票估值应该走向以实体经济为依托的价值中枢。我们看到的境外市场也是这样,估值水平和实体经济回报率差不多。巴菲特价值选股的理念恰好能在实体经济回报率与股票估值水平之间做对比,若股票估值水平低于实体经济的成长率,则被认为是低估。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没有这么简单,只是说这个原理在中国市场股权分置的情况下是很难被实践的,但是现在情况正在逐步改变,全流通后实业资本的定价权会变得更强有力。现在市场上巨额的再融资正是实业资本套利的表现,这说明我们的股市目前确实高估了。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