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4月营造真正中期底部 关注四大机遇
[ +  文字大小  - ]

A股市场已经形成三大新的做多动能

 

在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出现缩量弹升的趋势,从而在日K线图上形成了一根止跌意味浓厚的阳K线。如此的K线组合似乎折射出本周A股市场的走势或将乐观。

 

两大“熊市惯例”

 

有投资者对本周的乐观走势持有一定的不认同态度,主要是因为以往经验显示出,A股市场存在着两大“熊市惯例”。

 

一是周末因市场期待着出现救市政策,所以会有部分买盘的涌入,从而出现企稳弹升。但周末如果没有利好信息,那么,在下周一就会出现失望情绪浓厚的抛盘,A股市场自然会出现下跌乃至黑色星期一。

 

二是在疲软走势的背景下,A股市场往往会形成一阳指之后的九阴真经走势。比如说在长阳贯顶后,积累了新的抛压力量,或者说长阳之后更多的资金想到了在弱势趋势形成后需要逢高减仓的操作经验,从而使得大盘再度跌跌不休。

 

所以,虽然上证指数在上周四出现一根阳K线,但由于“熊市”的两大惯例因素的存在以及量能未能有效释放等因素,故有观点认为大盘的止跌信号并不强烈,并不排除本周一出现继续调整的走势。

 

三大动力或化解惯例走势

 

但是,笔者认为A股市场的惯例固然可以重现,但此一时彼一时,惯例一旦因为市场新的做多动能出现就有望被瓦解。事实上,目前A股市场的确已经形成了三大新的做多动能。

 

一是一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前期由于国家统计局关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1-2月的利润同比增速大大下降的相关资料的披露,一度引发了A股市场对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的预期。但近期已有分析人士指出,1至2月的利润同比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石化行业的炼油业务以及电力行业的火电业务业绩大幅下滑所造成,如果剔除这些因素,1-2月的利润规模增速仍然可能较高。近期一系列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的预喜公告颇能说明这一点。如此的一季度业绩重估舆论或将提振多头们做多的底气,从而使得A股市场迎来喘息机会。

 

二是市场前期的做空动能也渐渐被媒体新的舆论氛围所化解。比如说近期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原因之一就是大小非解禁,但目前有媒体援引数据显示,3月份4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44份“大小非”减持公告,减持股份共计1.90亿股,参考股份市值合计24亿元。而2月份40家上市公司的“大小非”股东减持股份共计2.42亿股,减持市值约48.32亿元。考虑到3月份的交易日远多于2月份,3月份的减持规模相比2月份下降不少于50%。如此来看,随着市场的调整,大小非减持的意愿也随之下降,这意味着市场的抛压将减轻,有利于A股市场的企稳弹升。

三是50ETF在近期持续放量,上周四的换手率达到21.78%,为2006年2月8日以来的最高数据。有意思的是,在2006年2月8日后不久,上证指数就一路飙升,所以,50ETF的放量往往被市场视为底部征兆的信号。毕竟50ETF放量显示出机构资金看中了蓝筹股的投资机会而积极申购,如此就有望推动蓝筹股的崛起,铸就大盘一轮弹升行情。

 

A股市场或迎来弹升行情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A股市场的“熊市惯例”或被上述三大做多动能所瓦解,A股市场或在3200点上方筑就一轮弹升行情的基础。故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的操作策略可相对积极一些,一方面可以重点关注50ETF放量后的蓝筹股有望异动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二线蓝筹股,比如说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大同煤业等品种。另一方面可以关注那些估值渐趋合理,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大幅飙升的个股,比如说沈阳化工、德美化工、浙江龙盛、长航油运等品种。

 

三大积极信号共振 4月营造真正中期底部

 

上周两市大盘先抑后扬,同时市场出现了不少积极信号。我们认为,在以下这三大积极信号的共振之下,大盘很可能在4月份营造出真正的中期底部。

 

急跌释放做空能量

 

从技术上看,快速下跌已经让做空能量得到阶段性的充分释放。

 

从大盘周K线看,周线8连阴在A股历史上极为罕见,仅在1994年以前出现过,当时的市场显然与今天不可相提并论。进一步观察,上一轮熊市大盘从2245点下跌到998点,跌幅56%,用了4年时间,而本次调整大盘从6124点下跌到上周最低3271点,跌幅超过46%,用时不足半年。急速大幅下跌虽然来势汹汹,给投资者带来的恐惧心理似乎超过当年熊市,但我们认为,根据时空互换的技术原理,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走势恰恰表明,A股市场不会回到类似于2001-2005年那样的长期熊市,目前只是长期牛市中的大级别调整,中期底部的确认也不会遥遥无期。结合短线指标分析,周四收盘上证指数站稳了5日均线,为近期少见,而KD指标连续2次在20左右发生"金叉",是成功率很高的见底信号。

 

抄底资金正在流入

 

上周管理层针对"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净赎回上千亿"市场传闻的紧急辟谣,可能表明当前市场资金面并不像前期想象的那样恶劣。而4月份第一周共有10只开放式新基金在发,17只新基金等待发行,基金迎来历史上最密集发行期,部分刚发行完毕的新基金也已经进入建仓期。不可否认,国内存在着大量趋势投资者,在下跌的过程中,基金募集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随着大盘越来越接近"疑似底部",一旦市场出现止跌迹象,在大量新基金同时在发的情况下,资金回流的速度可能也会超出想象。此外,自3月中旬以来50ETF持续放量,周四成交金额更是达到19.72亿元的天量,从历史经验看,50ETF持续放量之后大盘指数往往会迎来较有力度的上涨行情。由于50ETF对应的是对于大盘指数起决定性作用的权重股,从某种意义上说,50ETF成交的持续放大可能意味着抄底资金正在持续流入市场。

 

权重蓝筹先于大盘反弹

 

3月下旬开始,银行、保险、航空等蓝筹股板块就已经拒绝跟随大盘下跌并开始试探性反弹,上周石化、钢铁等也出现了反弹信号。大盘蓝筹股领先于大盘反弹,一方面是由于投资价值的显现,如银行、钢铁板块多数个股动态市盈率低于20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A股市场周期性风格转换的规律作用。回顾2006年以来的牛市历程,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一个特点,即"二八现象"和"八二现象"呈现轮动,并且每次持续时间都在5个月左右。如2006年8-12月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行情持续5个月,而2007年1月到5?30之前低价股轮番上攻,随后的6-10月又是一轮典型的A+H权重股行情。而从2007年11月到今年3月,伴随着大盘的调整,权重蓝筹股不断下跌,中小板、农业、创投等题材股又持续火爆,持续时间也达到5个月。从3月底4月初开始,大盘蓝筹股明显转强,很可能是又一轮风格转换的开始。如果蓝筹股进入到持续数月的强势周期,其权重作用将帮助大盘指数构筑中期底部甚至出现中级反弹。

 

超跌反弹中关注四大投资机遇

 

随着金融、石化、地产等大盘蓝筹股企稳反弹,中小盘股上周快速下跌后风险也得到一定的释放,恐慌性杀跌暂时有所缓解,市场有望逐渐回归理性。我们认为,进入4月份中下旬,市场有望展开一轮大级别的反弹行情。

 

首先,海外市场对中国股市的负面影响结束,积极影响将逐步显现。近期美国股市对利好消息反应积极,对利空消息的恐惧大为减小,表明投资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其次,国内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将于4月10号以后逐步公布,3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有望好于1、2月份。良好的经济运行数据有望扭转市场过度悲观的预期,重新提振市场的投资信心。

 

第三,市场资金供给压力已经全面趋缓。目前新股发行趋缓,战略配售限售股解禁高潮已经过去,而再融资目前对市场的压力更多表现为心理层面,现实的压力并不大。

 

在上述因素全面好转的情况下,应该抓住时机,捕捉有望快速反弹的投资机遇。我们认为,近期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投资机遇:

 

一是前期超跌个股中存在的快速反弹机遇,主要关注今年以来下跌幅度超过50%,估值偏低的有色、证券、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个股,以及前两周快速下跌,下跌幅度在30%-50%的中小盘股;

 

二是一季度业绩预期大幅增长的机遇,包括银行、地产、航空、钢铁、机械、煤炭等行业,这些行业市值比较大,流动性好,适合投资者介入;

 

三是主题投资机会,包括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航空、地产、造纸等行业的机会,以及创投、三通、奥运等方面的主题性投资机遇;

 

四是受国家行业发展政策影响,具有长期高增长潜力的行业,主要包括新能源、节能减排、环保、军工等行业。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央行新规引第三方支付平台5担忧:移动支付或遭重创    
        ●十三五规划有多重要:新领导班子第一个五年规划    
        ●不搞强刺激 不追求高增长    
        ●限制交易账户集中在少数大券商,真的是在联合做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