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谁才是最赚钱的基金? 四家典型基金探秘
[ +  文字大小  - ]

 

    华夏大盘:另类投资法

 

  华夏基金旗下的基金表现一直处于前列,牛市能涨自不必说,在最近的下跌市中依然是表现抢眼。

 

  在牛市里赚钱并不难,但要成为“最赚钱”却也不容易。

 

  谁才是最赚钱的基金?这个答案没有悬念:华夏大盘精选。而该基金的基金经理王亚伟也被业内人士尊称为“一哥”。

 

  华夏大盘精选单是2007一年的净值增长率就达到226.13%,超越上证指数近130%,超出涨幅排名第2的中邮创业核心优选近35%,可谓独占鳌头。

 

  而且,不论是2年期收益率,还是3年期收益率,这只基金都远远超过同类基金,截至今年4月1日,收益率高达714%,堪称基金业中当仁不让的第一“牛基”。

 

  截至2008年3月31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6.658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93%,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仅为-23.87%。

 

  难得之处还在于,该基金以较高的仓位,却获得超过一般的业绩,其投资的能力显然更胜一筹。

 

  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在年初降低了股票比例以控制系统性风险,和2007年相比,股票仓位调低了4.3个百分点;同时,对于债券的投资则增加了10.14个百分点。

 

  不过光环背后,这只基金却也争议不断。

 

  第一个争议来自于基金自身的定位。“大盘精选”按照其最初产品设计的思路,这只基金80%的股票资产将投资于大市值股票,而且是不低于新华富时指数A200成分股最低市值规模的股票,但实际上,华夏大盘却以投资小盘股为主。

 

  在基金经理王亚伟看来,投资的第一要诀在于“避开同行业中最重仓的股票”。尽管和最初的基金条款有所抵触,不过擅长另辟蹊径,挖掘黑马的王亚伟,制造出如此优秀的业绩投资者面对“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自然也没有人计较其“大盘”“小盘”的细节了。

 

  第二个争议即是这只基金的“长期暂停申购”,华夏大盘也因此被戏称为“封闭的开放式基金”。

 

  这只基金是目前所有开放式基金中暂停申购时间最长的基金,从2007年1月9日发布公告起,基金就不再接受申购,定期定额等一切资金。毫无疑问,维持基金的小规模封闭运转也是华夏大盘在2007年获得如此高收益的原因之一。

 

  就操作风格而言,王亚伟显得非常彪悍。

 

  根据其2007年以来的各季报显示,华夏大盘不仅换手率奇高,而且2007年投资了众多ST股。例如华夏大盘二季度的第二大重仓股ST广厦,而该股二、三季度的涨幅达到了213%。

 

  另一方面,对市场嗅觉敏锐的王亚伟调仓速度也是奇快,三季度末,华夏大盘的股票仓位已从88.92%下调为63.39%,这也是该基金规避大盘暴跌的法门之一。

 

  华夏基金旗下管理的基金中,除了华夏大盘,华夏回报不能不提。

 

  众所周知,开放式基金是追求相对业绩的,但是目前,仍然有三只基金在契约中明确强调了绝对收益,分别是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和申万巴黎盛利配置,其业绩基准均为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其中,华夏回报的历史仓位调整相对灵活,最高仓位不超过80%,属于风险收益中等的品种。

 

  根据晨星的统计,华夏回报在过去两年平均的历史仓位在股票型基金中偏低,晨星研究部人士认为,这也是该基金的风险评价为低、市场下跌时表现抗跌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资产配置方面,该基金基于对市场的判断特别是在预期股票市场趋于下跌时,基金将采取保守的做法,大幅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在今年一季度更是将股票仓位调低至48.83%,有效地规避了市场大幅下挫的风险。

 

  兴业基金:小华夏

 

  和华夏基金非常类似的,这轮下跌中,兴业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在一季度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

 

  据统计,这轮下跌中,兴业旗下3只非货币基金平均下跌幅度仅为14%,在所有基金公司排名第一,远低于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

 

  同华夏基金一样,今年以来,兴业旗下的基金也集体减仓,以其旗下两只股票型基金为例,兴业趋势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的股票仓位为71.32,至今年一季度末下调了将近16个百分点;兴业全球的下调幅度也达到了8.6个百分点。

 

  另外,兴业旗下的基金在资产配置策略的应用上也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依然以其旗下的兴业趋势和兴业全球为例,这两只基金在2008年一季度的十大重仓股中,只有3只不一样,排在前5为的更是完全一致,只是持仓比例略有不同。

 

  好买认为趋势投资策略的运用、基金经理能力较强、投研团队稳定是华夏和兴业这两只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业绩表现较抗跌的主要原因。

 

  东吴价值成长:高换手率下的真相

 

  东吴价值成长为东吴旗下的第一只股票型基金,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一直由王炯担任。王炯是基金业内为数不多的女性基金经理之一,其操作风格却较为凌厉。年报显示,2007年东吴价值成长的股票周转率是6.68倍,远高于平均水平,位于179只基金中的第6位。而该基金在2007年也是成绩斐然。

 

  另外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股票周转率高、规模较小的基金,今年以来表现普遍较好。

 

  同时,换手率的高低与基金的规模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换手率超过1000%的基金皆为规模较小的产品。而东吴价值成长年报显示其规模为40.10亿元,这或许是其可以有如此高换手率的基础。

 

  好买认为,四季报东吴价值成长的股票仓位一直较高,而该基金跌幅却一直较小,是所有股票型基金中跌幅最小的。其原因是它是中小规模的基金,具有船小好调头,轻巧灵活,易于追逐热点的特点,一旦基金经理踏准市场节拍、选股择时较佳,短期内是很容易冲到前面去的。

 

  值得一提的是,于利好政策刺激下,4月20日至4月27日,基金终于迎来了反弹,但是前期表现一直很抗跌的东吴价值成长却反应平平。

 

  据有关数据显示,上述日期内,189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10.8%,其中上涨最多的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该基金恰是前期跌幅较大的ETF基金);而此轮反弹中,东吴价值成长仅上涨3.5%。

 

  好买认为,东吴价值成长之所以在反弹中滞涨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重仓中小盘股,这些股票在下跌中的跌势叫轻,而在反弹中的表现则不如前期超跌股票。

 

  例如,泸州老窖和云天化是东吴价值成长的重仓股,去年年报时分别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的9.32%和8.17%,在一季报时仍然占据该基金前10大重仓股的前两位,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为9.02%和9.03%。

 

  这两只股票在今年以来表现抗跌,但是在反弹中则表现弱于市场。其中,云天化自2008年3月24日起停牌,上周仍在停牌中,另一只股票泸州老窖上周仅上涨2.99%。

 

  好买的庄正认为,基金抗跌最直接的原因是仓位、基金经理行业配置和择股能力、基金规模等。当然也有些偶然因素,比如重仓个股长期停牌、市场下跌之前因为契约分红被动降低仓位、基金经理买入了一些市场下跌中短期抗跌的品种等等,并不能单纯以换手率的高低评判其抗跌与否。

 

  中邮系基金:集体沦落之谜

 

  作为去年基金业内的一匹黑马,中邮基金公司倍受关注和青睐。可正是这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中邮基金公司旗下包括两只基金产品,即中邮创业核心优选、中邮核心成长。

 

以中邮创业核心优选为例,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36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其2007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高达191.4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华夏大盘精选。

 

  同时2007年8月17日成立的中邮核心成长,去年底的排名也在80位左右。凭借“大哥”中邮创业优选的优异表现,“弟弟”中邮核心成长发行引来600多亿元的疯狂认购。

 

  但是,随着今年一季报披露,中邮系基金表现“大失水准”。

 

  有数据表明,在120余只股票型基金中(不含新发基金),中邮核心成长、中邮创业核心优选今年一季度排名几乎垫底。

 

  中邮基金今年一季报显示,中邮两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颇为雷同。其中,中邮核心成长的前十大重仓股为中信证券、中国远洋、中国联通、唐钢股份、辽宁成大、邯郸钢铁、晨鸣纸业、万科A、宝钢股份、南钢股份,而前三大重仓股的占比都在6.5%以上;中邮核心优选的前十大重仓股是中信证券、中国远洋、中国联通、辽宁成大、唐钢股份、晨鸣纸业、万科A、建设银行、上海机电、浦发银行。

 

  由此可以看出,在两者的前五大个股中,除了唐钢股份、辽宁成大的前后顺序不同外,其它顺序都一样。而在六到十名中,晨鸣纸业、万科A都赫然在列。

 

  十大重仓股有7只完全一样,这似乎和兴业基金公司旗下基金颇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结果,基金经理行业配置和择股能力的差别在此昭然若揭。

 

  另外一个导致其急速下跌的原因是由于其规模的庞大。

 

  中邮核心成长的基金规模达到了320亿,中邮核心精选在2007年末的资产净值更是达到了481.74亿元,栖身中国第一大基金宝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规模造就其成为了2007年最大的黑马,如今这也让其净值一跌再跌。

 

  同时,不得不提的是,作为一个短期之内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的新公司,中邮基金在管理上似乎仍有瑕疵,最明显的就是其在2007年前三季度的频繁交易。

 

  以中邮核心优选为例:中邮优选2006年9月28日成立,从9月29日开始建仓,截至11月1日基金持仓比达到60%以上,符合基金契约的要求。

 

  自11月1日开始中邮优选进入高频率交易期,到2007年3月30日,其累计交易量与基金资产净值平均值达到606%,折合年周转率为1450%。从2007年初截至2007年6月底,此基金换手率也高达358.02%,折合年周转率超过600%。

 

  有市场传闻称,正是由于其基金经理操作手法的激进,引起监管层的关注。

 

  而紧接着的是一连串的高管变动,去年下半年,中邮基金公司先后公告两位副总经理茅云江、王文博提出辞职。

 

  但是对于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两位基金经理有着不同的说法。

 

  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经理表示,在市场变化的关键节点上,如对美国次债危机、国内宏观调控和信贷紧缩等对市场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认识不够,导致公司在整体策略判断上出现误差,在操作中仓位和结构的调整不够及时。加之一季度市场波动的时间之快和幅度之深均超出预料,使得本基金在仓位和结构调整上出现了极大的被动,并在一季度出现了27.91%的亏损。

 

  而中邮核心成长的态度则明显不同,认为是在仓位结构调整过程中间,市场在恐慌心理预期等非基本面因素的影响下快速下调,导致未能完成仓位结构调整并有效降低仓位比例,因此在一季度,基金净值表现较差跑输基准4.88%。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央行新规引第三方支付平台5担忧:移动支付或遭重创    
        ●十三五规划有多重要:新领导班子第一个五年规划    
        ●不搞强刺激 不追求高增长    
        ●限制交易账户集中在少数大券商,真的是在联合做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