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市场基金新趋势 |
||
|
||
2011年新兴市场很可能迎来一个十分动荡而又令人失望的年份。在2011年市场表现向好的阶段中部分新兴市场涨幅远超成熟市场,然好景不长,令投资者们措手不及的是一连串负面宏观消息在下半年把市场打的落花流水,不仅把上半年的盈利全部抹去,不少投资人陷入了亏损。至今,阴云仍在笼罩着市场上空。对主要的新兴市场而言,中国经济的放缓、印度攀升的通胀和巴西政局担忧都成为压制市场的稻草。 与此同时,虽然市场情绪依然低迷,但欧洲和美国等西方国家阴暗的经济增长前景迫使基金公司把目光投向新兴市场,需求业务扩张的机会,美国基金公司竞相推出投资于该热点领域的新基金。为了在新的投资领域中取得成功,基金公司绞尽脑汁。新兴市场的上市公司、监管、投资者行为等方面和成熟市场有着很大不同,某些地方甚至天壤之别,基金公司必须要调整此前的策略和流程,作出改进和创新。 美国基金公司为适应新兴市场投资做出了两个非常明显的调整或者创新,而这一趋势在2011年进一步加剧。相对于传统纯粹投资新兴市场股票和新兴市场债券的传统策略—这一策略可看成是其在成熟市场模式的复制,基金公司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投资策略,无论是投资范围、理念或者地域。 平衡型投资受推崇 为了适应新兴市场的变幻莫测的投资气候,平衡型投资理念得到基金公司的推崇。例如60/40 、50/50的股票和债券投资比例,能更好的平滑新兴市场股票的高度波动,但同时把增长潜力更大的股票带到债券投资中。近年来,这一投资趋势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加入到这一阵营。但这一想法的推出却是已是十多年前,早在20世纪90年代邓普顿基金公司推出的封闭式基金邓普顿新兴市场增值便已采用了这一理念。但该基金在2002年的时候被合并到旗下另一只纯股票基金邓普顿发展中市场(TEDMX)。时间流逝邓普顿最近又回到平衡投资的领域,推出邓普顿新兴市场平衡基金。邓普顿并非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过去的12个月里,多家基金公司推出针对新兴市场的平衡基金,包括Lazard新兴市场多策略基金(EMMOX)、联博新兴市场多资产基金(ABAEX)、Dreyfus全新兴市场基金(DTMAX)和PIMCO新兴市场多资产基金(PEAWX)。 正如这些基金名字所暗示的一样,这些基金投资并非是简单的股票和债券的混合。汇率变动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还可以在各类资产配置上上演帽子戏法。 放眼投资新大陆 平衡投资不是在新兴市场投资中的唯一趋势。在基金公司推出针对新兴市场的基金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时把目光投向了一些新崛起、经济增长迅速的新兴经济体—在投资于传统新兴经济体之外,使得投资组合的地域性更加广泛,基金公司也希望能先人一步找到那些尚未被关注的投资机会。相对平衡或者多策略基金而言,这些基金几乎都是股票型,在买入新兴市场公司的同时,基金还同时买入那些在新兴市场有着可观业务比重的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如此策略是为了平衡新兴市场股票的高度波动性,特别在新兴市场收到打压哀鸿遍野时,如2008年金融危机或者今年下半年的情况。 和平衡基金一样,宽地域投资也不是头一次掀开头盖。美洲新世纪基金(NEWFX)在1999年成立时就采取了该策略,该基金同时也买了些债券。该策略也让基金的优劣势相现:在市场下跌时基金表现要优于同类基金,但在市场上涨时落后同类。类似的基金还有Calamos进化世界成长,持续的投资于成熟市场,最近成熟市场的比重将近一半,同时可转换证券。Thornburg发展中世界基金也同时投资于成熟市场。 未来将如何进化? 上述两种策略都为美国基金公司在新兴市场投资显示推力。平衡投资显示魅力的原因在于,债券投资为股票波动提供了保护,同时提供了利息收益,弥补新兴市场的股票红利往往不及成熟市场。从晨星美国的多样化新兴市场基金类别来看,这些基金的投资策略相比同类体现了更好的风险收益特征。 例如在2001和2002年,新兴市场债券市场取得了平均双位数的回报,而股票市场却是一片绿色。而在2005—07年,多样化新兴市场类别每年的回报几乎都超过30%,而债券的回报在5%--12%。截止到11月4日,多样化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平均损失了13.7%,而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类别平均上涨3.7%。 与此同时,美洲新世界基金集中投资于股票的策略也达到了投资目标,其投资的股票更为广泛,其中也包括了小部分债券。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看到投资范围更广泛、更灵活的新兴市场基金也是让人惊奇的事情。 然而,该类型的基金也在受到其他类型基金的冲击。就资产配置而言,投资者可同时买入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来构建一个平衡型组合。此外,很多美国国际大盘基金同时投资于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新兴市场比重不菲。美国大盘股票基金也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头寸。 目前仍需对这些市场新趋势密切关注,投资确实需要紧跟市场步伐。在面向新兴市场的这些创新、高度灵活、突破以往的投资方法究竟是短期的潮流还是最终会占据主导地位,或者还是夹缝生存为小众类别,目前还难以下结论。但不变的是,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好风险回报体验的会最终赢出。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