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余只新基抢当发行“牛头” |
||
|
||
市场反弹吸引来逐利资金,新基金发行也随之回暖。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今年1月,单只新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为25.55亿份,创下近几个月的新高,实为本轮熊市所罕见。在此情况下,各路新基金开始抢滩节后市场,10多只基金率先进入发行期。 新基发行屡破纪录 事实上,节日前,新基金发行规模已破纪录。 据悉,1月19日结束募集的汇添富价值精选基金首募规模超过15亿元,创下近期股票型基金首募规模的新高。 而1月15日结束发行的交银保本基金有效认购申请金额超过50亿元,则让久违的“按比例配售”重现市场。这也是国内保本基金实现末日比例配售的第一次。此外,于1月9日开放申购的国内首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更是在7个交易日内就获得超过40亿元的申购。两只保本基金的整体发行接近百亿。 同时,于1月20日成立的国投瑞银货币市场基金,募集规模达38.33亿元。该基金也是2009年发行的首只货币市场基金,募集期仅为10天,创下了2008年10月下旬以来基金募集周期最短、日均募集规模最多的双重纪录。 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1月单只基金的发行平均份额为25.55亿,这也创下2008年9月以来的单月平均发行份额的最高纪录。如果剔除2008年8月(当月基本全是债券基金,仅华商盛世成长为股票类基金,仅募3.85亿份)平均份额28.87亿份外,这也是2008年基金发行突然冷却后的最高纪录。 从单只基金来看,12月开始发行的所有基金规模相对都有所增长,除了长城双动力4.86亿元之外,其余基金的首募规模都在6亿元以上,而之前的2008年9月、10月、11月、12月四个月中,不少基金的首募规模仅为2亿、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一些机构也在加大对老基金的投入。基金业知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国内某大型保险集团在1月大量买入其股票型基金,且选择的主要是高股票仓位基金。 对于基金发行回暖的现象,市场人士分析,市场底部基本得到确认之后,一些投资者选择加仓摊薄成本,而国家4万亿元财政政策推出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随着A股反弹持续,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升温,不过目前投资者大多选择保本基金或货币市场基金,对市场仍以持观望心态为主。 新基以股票型为主 受发行市场回暖影响,进入2月份,新基金发行迎来高潮。 节后第一天,中美合资的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的第7只基金产品——光大保德信均衡精选股票型基金于2月2日起公开发行,该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为60%~90%,这也是春节过后牛年发行的首只股票型基金。 2月3日,首只银行系指数基金——工银瑞信沪深300指数基金正式发售。 此外,诺安基金日前公告称,旗下的第7只开放式基金——诺安成长股票基金将于2月5日至3月6日发售,基金股票占基金资产比例为60%~95%。 宝盈基金公告,旗下宝盈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将于2月5日起发行。该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为30%~80%,投资债券的比例为15%~65%。 早报记者还从国联安基金公司获悉,该公司旗下首只债券型基金——国联安德盛增利基金也将于2月5日开始发行,该基金是春节过后发行的第一只债券型基金。 资料同时显示,嘉实量化阿尔法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将于近期发行;兴业全球基金旗下兴业有机增长基金日前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拟于2月中旬发行;银行系基金公司民生加银基金公司,已拿到旗下第一只基金的批文——民生加银品牌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计划年后募集。 加上节前已经开始发行、目前正在募集的诺德增强收益、华宝兴业增强收益两只新基金,春节后,10多只基金处于发行时期,且以股票型基金为主,新基金发行再次进入高峰。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