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皮市”考验基金绩效 |
||
|
||
去年年底,不少专业人士已经预测,随着震荡行情的演绎,基金业绩差距将逐步拉大。而如今,这个格局正在加剧。 今年前三个月的数据已经有点让人震惊。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差距最大超过了32%,逼近去年全年水平,去年全年股票型基金之间的最大差距为34.81%。这个统计尚未将成立未满一年的次新基金纳入,如果加上次新基金,偏股类基金的业绩最大差距将达到40%。 始于去年四季度的反弹,其实部分奠定了今年一季度的格局。有的基金顺势而为、及时加仓,抓住了行情;有的则与反弹失之交臂,踩错节拍甚至完全踏空。上周,一位财经记者在遍访了北上广三地的基金公司后告诉笔者,今年以来各家公司对市场的分歧之大超过以往,看空的继续持币观望,看多的积极转战于各个板块之间,当然还有一些看不清方向的,随波逐流地选择了看空做多。 笔者日前在走访银行渠道的时候,不少一线销售人员也对上述现象表示迷惑,以往重点推荐的稳健抗跌基金,因为配置保守、仓位低,如今业绩靠后;反之,一些作风激进的基金,在去年的市场中折戟沉沙,却在今年的行情中又威风重振。 激战也许刚刚拉开序幕,吃老本的年代已经过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06、07年的单边上涨市场中,高仓位也许就能保证不俗的业绩;而到了08年的单边下跌市场,现金为王,靠低仓位也许能躲过一劫。而当大起大落的单边市场结束,面对充满分歧与不确定性的震荡市场,基金经理选股和选时的能力如何,也许能看出究竟。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