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上,曾有一次著名的海战:尼罗河河口战役。在这次战役当中,纳尔逊少将带领英国舰队摧毁法国舰队,并将拿破仑的军队困在埃及。之所以能够取得这场胜利,很大程度上与纳尔逊少将的果敢有关,他在发现敌军舰队停靠的海湾有机可乘之时果断出击,在对方援军赶来之前就将船下了锚,从而痛击法军。
看到战机然后迅速做出决策,就如同敏锐地注意到市场上的变化然后做出调整一样,很多投资大师也这么做,彼得•林奇就是其中的一位。一旦他发现市场机会,便会毫不犹豫的采取行动,而不会踌躇再三之后再做决定,这种“流动性”的操作也是彼得投资当中的一个精髓。而且他还会持有以后可能有兴趣或可能有机会的公司的少量股票,因为这样的操作会提醒他继续对其保持适当的关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看到所谓的“机会”就草率做出决定!无论是纳尔逊少将还是彼得•林奇,他们能够凭借这种方式取得一些成功,更归因于在战场和市场当中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下来的敏锐感和他人没有的个人经验。
约翰•特雷恩在他的书中将彼得描绘为一位参加帆船比赛的选手,根据风向、航道和水流的细微变化不断调整航行路线,在市场当中不断进行微调,投资组合也始终处在不停歇的变动之中。这种根据市场时机果断出手的调整隐含的是对中短期的一种预期。如此而来,这种预期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如你所愿;二是没有实现。而当这种预期没有实现之后呢?彼得的做法是马上将这笔投资处理掉。很简单,当初的这笔投资所基于的购买预期没有实现,那么也就不再有继续持有的原因了,正如彼得所说:“你没有持有的股票的上涨对你没有伤害,只有你持有的股票才能让你破产”。回想起来,对于一些不能称之为长期投资的行为来说,便经常会面临这种情况:短期之内的预期并未实现,于是变成了等待,而这种等待又在多数时候变成了无意义的亏损但依然不忍了结……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纳尔逊少将和彼得•林奇的故事至少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保持敏锐的嗅觉,不要犹豫而贻误最佳时机;二是当预期没有实现的时候果断了解而不要贪恋甚至抱有幻想,要记住那些没有持有的股票的上涨对你来说也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