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新华悦动传媒的投资启示
[ +  文字大小  - ]

    去年3月9日,新华悦动传媒因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而正式被纳斯达克除名,退至粉单市场交易。消息一出,新华悦动传媒股价当日跌幅即高达78.57%,但对于持有者而言,这不过是在其累累伤痕上添了一把盐——退市日0.15美元的收盘价,仅相当于其4年前发行价的0.077%!

    回顾新华悦动传媒的上市历程,其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是在2007年3月,当时名为新华财经传媒,发行价13美元,但公司很快就步入了漫漫熊途,2010年底已跌至0.18美元。为了避免因股价过低而摘牌退市,新华悦动传媒于2011年1月24日宣布15合1的并股方案,但勉强堆高的股价在2美元以上坚持了不足2个月,又迅速跌至1美元以下,最终以0.15美元退市。

    这样的投资标的,可以说是所有投资者的毒药,应如何规避这样的投资陷阱呢?简单总结可能有三:

    首先,精彩的故事或概念虽然引人入胜,投资却需格外谨慎。新华财经传媒上市伊始也曾名噪一时,其公司名称里的“新华”字样及与新华社下属部门一纸名实不符的协议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野村证券的新加坡分析师迈克尔•吉尔莫如此提醒美国媒体:“想想,一家将CNBC和标准普尔融为一体的公司”——这一宏大梦想如能实现,在美国足以组建一家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公司。但实际上,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公司与新华社并无任何实质关联,其上市仅1个月后,新华社总经理室就发表声明,称其并非新华社下属机构。如此看来,“名正不一定言顺”,对于一些名字闪亮的新股,投资者也需擦亮双眼,谨慎投资。

    第二,通过并购策略达到利润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新华悦动传媒(原新华财经传媒)一经成立,就开始了一系列曲折又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之路——包括一系列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的媒体独家广告代理权;Washington Analysis等一系列金融信息、数据服务公司;及移动服务提供商(SP)北京心情互动、广告公司声色控股等等。疯狂的收购给新华悦动传媒带来了短暂的黄金时代,从2005年5月26日到2005年12月31日,新华财经传媒净收入为540万美元,2006年的净收入为5900万美元,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收购。但好景不长,在经历短暂的黄金时代后,自2008年后,新华财经传媒(新华悦动传媒)逐渐陷入亏损泥潭。随后,其仍未放缓收购的节奏,却无法挽回新华悦动传媒下滑的大踏步。靠不断并购拼凑起来的高增长虽一度令投资者兴奋不已,但从长期来看,却像纸糊的大厦一般不堪一击。

    同样,新华悦动传媒股价四年的巨幅下跌,也为偏好低价股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当企业基本面出现较大问题时,股价是没有下限的,盲目抄底同样是投资大忌。随着中国股市的制度完善,未来很多垃圾股也会有类似命运。

    遗憾的是,虽然一直有人用“费解而神秘”,“不透明易懂”等字眼来描述新华悦动传媒,然而直到该公司的光环褪色,危机逐渐显现,公众才开始真正的关注其背后的“身世之谜”,并系统解构其错综复杂的解构和真相。巴菲特经常说,不要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新华悦动传媒的故事应该也可以作为一个反面的典型吧。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时间,只是复利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而已    
        ●市场危机时刻?这种思维模式或许可以让你豁然开朗    
        ●美股七天熔断三次,是时候重提大量现金在手的股神巴菲特    
        ●顺遂虽好,不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