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降息难挡经济下滑预期 基金谨慎情绪依旧
[ +  文字大小  - ]

  近三年来的首次降息并没有刺激上周五市场走高,反而加剧了机构对经济状况的担忧。在基金看来,本次降息体现了政府对经济下滑过快担忧的加重,政策重心由“控通胀”转向了“稳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数据或更加疲软的预期增强,市场环境仍面临各种不确定性。

  基金指出,短期内市场或仍将维持震荡格局。而对于后市操作,不少基金经理透露,仍需根据政策与经济的博弈情况边走边看,相机决策,重点关注受惠稳增长政策、基本面改善的行业和个股。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还指出,一次降息不足以扭转经济下滑趋势,但预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后续或有更多刺激措施出台,甚至年内或有再降息可能。伴随着这一过程,经济也将逐步筑底回稳。

  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

  上周四,央行宣布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利率的首次下调。央行这一动作,被基金解读为或是实体经济下滑的压力促使央行降息措施出台;此次降息不仅仅是0.25个百分点的放松,更意味着“稳增长”被重新摆上第一位。

  “迎来久违的降息,时点在意料之外,但合乎情理之中,经济下行态势仍在恶化使政策出手的必要性显现,实体经济面临的压力让一贯声称预调微调的央行也难以淡定了。”面对降息消息,沪上某基金人士如是评述。

  “本次降息体现了政府对经济下滑过快担忧的加重。”汇丰晋信基金相关人士也如是表示,并指出,本次降息的原因依然来源于不断下滑的宏观经济以及确定无忧的通胀环境:4月份工业增加值加速下滑,预计5月的数据也会延续之前的弱势情况。通胀下行趋势确定无疑,近期油价可能继续下调,同时猪肉价格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之中,6月开始CPI大概率会回落到3%以内,给降息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而在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毛楠看来,在上月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除了降低存款准备金以外,在项目的审批上加快了速度,出台了消费领域的节能补贴政策,包括在房地产领域继续延续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结合本次的降息,表明政策在通胀和经济之间已经明显的偏向于后者。

  基金对于本次降息的解读还体现在降息时点上:6月9日统计局公布5月份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在6月8日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上,央行作出三年来利率的首次下调,显然有着别样的深意。

  事实上,6月9日出炉的经济数据印证了基金的猜测。根据统计局公布的5月数据,CPI为3%,PPI为-1.4%。对此,南方基金杨德龙解读道,“维持CPI继续回落的判断,三季度预计将在3%以下运行。而PPI继续同比负增长,环比降幅也继续扩大,经济低迷,实际需求不旺前提下,价格难以走出弱势局面。短期内,通胀回落为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较大操作空间,稳增长的政策目标更加明确。此前央行降息即是对CPI数据较低的提前反应。”

  短期提振效果或有限

  降息意味着政府“稳增长”决心的再次彰显,政策放松预期兑现,但是,在基金看来,一次降息的力度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果或有限,憧憬后续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出台。

  “此举对刺激宏观经济增长自然是利好,但一次降息不足以扭转经济下滑的趋势,未来经济何时能够扭转颓势,还有待观察后续政策推出的时机及力度。”大成基金指出,鉴于5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均差强人意,央行在最重要的经济数据CPI公布之前提前进行预期管理是预料中的,降息只是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整手段,未来须密切关注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是否有明显变化。伴随利率下行,存贷比指标是否有所调整,值得重点关注,因为这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空间,如果外汇占款继续下降,存款准备金率后续会进一步下调。

  泰达宏利基金相关人士则直言,此次降息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微弱,一是银行的息差实际收窄,并不一定会刺激银行放贷;二是与孱弱的盈利相比,贷款利率降幅不够,信贷需求不会出现明显恢复;三是实际存款利率并未下行,市场利率下行的空间没有明显放大。

  不过,该人士进一步指出,降息对于市场的影响更多地在于预期层面。“降息标志着货币政策真正转向宽松,价格工具的启动会让市场期盼再次降息。降息也证实了高层进一步放松政策的想法,让市场憧憬会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出台,经济见底的呼声开始有所恢复。”

  交银施罗德基金则指出,就降息效果而言,目前银行体系资金利率已处低位,货币政策已非常宽松,但信贷政策仍偏紧,本次降息对稳增长有一定效果,但后期仍需要观察是否有配套的信贷政策出台,以研判经济下滑态势能否改善。

  不少基金指出,年内或还有降息的空间。东方基金认为,近一年来通货膨胀形势的趋缓和实体经济增长减速,促成了本次央行三年半来的首次降息,预示政府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刺激经济、稳定增长成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随着后续经济数据的不断出炉和工业投资增加值的表现,年底之前央行可能还要降息一次。

  基金短期做多动能不足

  近三年来的首次降息并没有改变市场对于各种不确定性的担忧,上周五沪深指数高开低走,市场情绪仍然低迷。事实上,在基金看来,此次降息对市场的正面影响恐怕有限。政策与经济的博弈仍在继续,后市或仍以震荡为主,投资策略上需“边走边看”。

  “没有市场期待中的那么大。”对于此次降息对股市的影响,一位基金投资人士表示,因为主要的经济增速下滑问题尚未解决,降息并不能对经济增长能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市场短期或仍将维持震荡格局。从目前情况看来,投资和财政补贴力度一般,经济尚未看到拐点,除非经济有明显好转,或者政策放松程度远超预期,A股市场持续向上的通道才会真正开启。

  大成基金相关人士也认为,降息对市场的利好空间有限。短期对资产价格有一定刺激作用,但降息本身在预期之中且下调幅度较小,对市场作用或将有限;而从中长期来看,目前市场仍受国内经济及外围欧债危机的压制,降息并不会对市场造成根本性影响。

  而东方基金则认为降息之举实际利空资本市场。“目前实体企业的主要困难不在于资金成本,而更多的是债务问题;同时降息也说明实体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到了相当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数据更加疲软的预期增强,总体来看对资本市场是个不利的信号。”东方基金相关人士如是表示。

  不过,其也进一步指出,6月4日的暴跌已提前对降息的利空因素进行了消化,而市场整体处于估值底部,不会有太大向下的空间,或仍将处于箱体震荡当中。

  总体看来,基金对此次降息后市场预期中性,政策与经济的博弈仍将继续,“箱体震荡”是大部分受访基金经理的意见。

  对于未来的投资策略,一位基金投资人士表示,央行的政策日趋灵活,会视通胀和增长情况适时调整,往往很难被市场提前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央行手中的子弹还没有用完,未来还有政策调整的空间。在投资策略上也要跟随政策的变化边走边看,相机决策。

  大成基金相关人士则指出,在政策与经济继续博弈的过程中,也为股市提供了结构性机会。后市须继续关注受惠稳增长政策、基本面改善超出预期的行业和个股,尽量回避前期涨幅较高、有一定回调风险的个股。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央行新规引第三方支付平台5担忧:移动支付或遭重创    
        ●十三五规划有多重要:新领导班子第一个五年规划    
        ●不搞强刺激 不追求高增长    
        ●限制交易账户集中在少数大券商,真的是在联合做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