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经理面对面】(第210期)王明旭 |
||
|
||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对于近期强势股补跌,您有何看法?目前虽然点位不高,但不少个股估值都没有降下来,所以从绝对收益出发,您是觉得可以进入市场还是要继续观望? 王明旭 答 您好,当前来看,产能过剩、出口需求下滑、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尚未完全显现,经济将经历漫长的寻底过程。如果短期内没有来自政策方面的强烈刺激,市场弱势格局很难出现逆转性的改变。谢谢。 张军伟:请问王明旭先生,股市跌跌不休,相信大部分投资者已经麻木,但是看到4万亿投资到现在造成的部分后果,相信管理层也不会轻易推出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您认为目前而言股市是否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 王明旭 答 您好,在经济不断下滑的背景之下,呼吁决策层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声音还是不少的。但从4万亿造成的后果来看,目前中央在放松政策上选择相对谨慎,这就决定了未来较长时间我们都会处于经济转型期。在这种状态下,指数上可能很难有非常好的表现,但受益于转型红利的行业仍然会有不错的收益。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国家队入市似乎雷声大、雨点小,汇金频频增持,但金额实际不多,管理层用意只在于维稳市场情绪,但从效果看并不好。是否点位上要再下一个台阶,管理层才真正愿意将长线资产介入? 王明旭 答 您好,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A股股票市场已经非常准确的反映宏观经济的冷暖。在当前经济趋势不断向下的状况下,如果没有外力干预,需求的不断下滑与生产的不断收缩之间将形成负反馈相互加强,直到产能达到新的均衡。目前来看,短期内没有来自政策方面的强烈刺激,市场弱势格局很难出现逆转性的改变。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如果中国经济要复苏,您觉得领头的行业会是哪些?还会是银行和地产吗? 王明旭 答 您好,如果中央政府经济转型的决心足够强大,未来中国经济的复苏,地产很难成为领头行业。金融行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持部门,如果有新的支柱产业带领中国经济不断复苏,那么银行的盈利趋势也一定不会太差。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您是怎么看几只RQFII的ETF在香港遭抢购的现象,似乎国外的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有着更高的热情? 王明旭 答 您好,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背景下,大部分基于全球资产配置的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资产的途径还比较狭窄。过去几年我们发放的QFII额度相对庞大的海外资金,数量还非常有限。所以RQFII的ETF在香港遭抢购,并不见得国外投资者认为现在A股就是绝对底部,但是作为长期配置的角度,他们的行为也可以理解。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您对银行的半年业绩报告怎么看的?感觉上数据非常靓丽,尤其是在整个经济比较萧条的环境下。您对于现阶段银行股的投资机会,是怎样想的? 王明旭 答 您好,上半年,银行业盈利6616亿,二季度单季盈利3356亿,季度环比增长3%。资产利润率1.4%,权益回报率22.3%,效益指标与一季度持平,盈利维持高增长势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二季度银行净息差、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资产质量季度数据均向下波动,尤其是不良余额环比增加5%,逾期贷款上半年增幅超过38%,预示着接下来2个季度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可能持续发酵。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股相对于指数,可能会相对抗跌,但是向上的弹性会有所不足。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近期消费电子这类对于苹果产业链以及超级本产业链关注较多,您对于这块有何看法,是概念炒作还是确有机会在其中? 王明旭 答 您好,如今技术创新的热点已从信息处理环节转向了信息输入输出环节,苹果的市值超越了微软,宏达电的市值超越了诺基亚,都证明了这点。消费电子类的相关行业在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中可能会不断发展壮大,我觉得声学、连接器、摄像头、安防等行业都是具有长期投资机会,但是短期累积的涨幅也已经不少,如果大盘持续向下,还是要注意短期回调风险。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转融通周四上线了,您觉得首日55亿算是比较合理的规模吗?先行试点的转融资对于市场近期表现会有怎样的影响? 王明旭 答 您好,相对于A股目前21万亿总市值、16万亿流通市值这样一个市场而言,未来转融通的规模一定不会太小。至于首日55亿是不是合理,我也说不清楚,但存在即是合理的。当前转融资规模相对于市场响应并不明显,至于未来而言,转融通的全线开通,一定会对A股的盈利模式有深远的影响,对冲模式可能会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从各家基金披露的中报信息来看,对于地产股的增减持分歧最为严重,您是怎么预判地产股未来一年的走势? 王明旭 答 您好,从历史角度来看,房地产股票的市场表现更高程度上与政策调控方向更为同步。从中央层面来看,调控房地产的决心还是比较坚决,但是调控政策推出的时间进度还并不明朗,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才能做出判断。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想请教下,专户产品是否可以参与公募基金的分级产品?您怎么看近期杠杆类分级子基金被炒作的现象? 王明旭 答 您好,如果专户产品的合同契约没有限制,是可以参与公募基金的分级产品的。近期一些分级产品,例如银华金利和鑫利,达到转换条件,受到市场资金的追逐,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希望投资者应该更多的从套利角度考虑买入,而非单纯的冒险投机。谢谢。 匿名客户:请问王明旭先生,不知对于环保行业怎么看?感觉从政策上不断有利好,但是大多数没有业绩,估值明显偏高。 王明旭 答 您好,从目前来看,环保行业肯定是经济转型期中政策大力扶持的行业,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环保有诸多细分子行业,如脱硫脱销、环境监测、土壤修复、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等,各个子行业的市场空间、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公司的盈利能力都有不小差别,需要仔细分别研究,但是整体行业前景都是值得看好的。谢谢。 上述观点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意见,并非基金经理或本公司的任何投资建议,承诺,要约或要约邀请。基金投资需谨慎。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