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中国好声音》正式开播,几乎可以称之为2012年度最受关注的电视娱乐节目。叫好又叫座的“好声音”,收视率从1.5%飙升至总决赛的6.1%,广告费和版权费总计赚了3亿多元,使得电视台、制作方和冠名商都赚了个盆满钵满。然而在节目播出之前能够吸引到巨额赞助费用,也不得不令人感叹冠名投资方的魄力。成功的商业模式运作背后离不开成功的投资,到底“好声音”的商业模式魅力何在呢?
首先来看节目模式,“好声音”内容购自全球热播的荷兰原版《The Voice》,而制作方有严格实践国际节目版权方开发模式的实战经验。该模式以盲选为节目特色,改变了传统选秀节目评委高高在上的传统模式,使得有天赋的“好声音”掌握了场上的局面。“好声音”还将“盲选”这一亮点发挥到了极致。与其它选秀节目在进入十强左右每场直播淘汰一位选手的方式不同,“好声音”只有总决赛一场是直播,而整个播出的节目当中,“盲选”环节占据了一半左右的时长。因为在进入淘汰赛选手演唱评委点评观众投票这一流程之后,“好声音”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再看宣传模式,其传播模式也符合当下的潮流,网络传播当中几乎所有的平台上面都被相关信息占据,尤其以最热门的公共社交平台微博为典型,同时盲选片段被剪辑成“微视频”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等等。
而节目的制播模式则更是这一“商业模式”的核心所在,这就是电视台和制作方在合作中探索出来的新模式:共同购买版权、共同投资、共同制作、共同招商、共同受益。也就是说,双方投入的资源越大,节目越成功,两方得到的收益也就越大。这种大投入还使得“复制”门槛被提高,与竞争者拉开差距。所以,节目模式保证了“好声音”的稀缺性,同时制播模式使其具有较难模仿性的特质,这两点正是优秀商业模式的投资价值所在。
如果把电视节目看作是产品的话,《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正体现了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说的那样: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仅仅从冠名费来看,就由六千万升至第二季的两个亿。而在资本市场,任何行业都可能存在具有优秀商业模式的公司,多数拥有优秀商业模式的公司最终能获取超过同行的业绩表现,凸显良好的投资机会。这使得我们需要将其挖掘出来,并与其共同发展成长,商业模式成为对未来投资的又一项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