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工业振兴规划公布 支持船企兼并重组 |
||
|
||
中国政府网9日全文公布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份规划是2009-2011年我国船舶工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规划》指出,2003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急剧下滑,造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新船订单大幅减少、企业融资出现困难、履约交船风险加大,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规划》提出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的基本原则,即稳定造船订单,保持生产增长;加强政策引导,扩大船舶需求;推进结构调整,整合造船资源;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规划》明确了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一是船舶生产稳定增长,力争2011年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吨,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达到1200万马力;二是市场份额逐步扩大,2011年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35%以上;三是配套能力明显增强,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65%以上;四是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在高端船舶市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五是研发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船型;六是发展质量明显改善,骨干船舶企业基本建立现代造船模式。 《规划》指出,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包括:稳定船舶企业生产,扩大船舶市场需求,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修船业务,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船舶企业管理。 为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生产经营信贷融资支持、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鼓励购买弃船、努力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加快淘汰老旧船舶和单壳油轮、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 《规划》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分工,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有关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 200亿船舶产业基金有望年内完成募集 9日晚,在天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模200亿的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募集顺利,今年年内有望募集完成。 对于此前业界传出该产业基金由于募集困难面临进退两难的问题,崔津渡表示,现在募集是比较慢,不过资金来源没有困难。“只是基金募集程序比较麻烦,可能进展会比较缓慢。”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该基金已经购买了一只大型船。 2008年8月,天津船舶产业基金赶上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末班车,成为产业基金审批制下最后获批的四只产业基金之一。天津发改委、天津金融办和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的民营企业中通远洋物流集团共同负责该基金的筹备工作。按照最初的计划,天津方面希望,确保2009年第一季度基金管理公司能够顺利挂牌。 4月14日,天津市发改委披露,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了中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企业(特殊普通合伙)组建方案。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200亿天津船舶产业基金终于敲定了管理人。据天津发改委一位人士介绍,在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基金管理人的名称明确为“中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注册资金为2亿元。其中,弘兆产业基金出资1亿元,中通远洋物流集团董事长徐辉个人出资1亿元。徐辉同时将出任“中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企业”的创始人兼CEO。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