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明的“懒蚂蚁” |
||
|
||
无论在工作和学习里,人们都非常看重勤奋。所谓“勤能补拙”、“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等等,都说明勤劳是取得成功、获取收益的必由之路。但在投资市场里却常见一些投资者整日要么潜心钻研各家投资技巧,从巴菲特到孙子兵法无所不究,要么勤于捕捉市场每次机会,频繁交易时时不能歇,可是如此“勤奋刻苦”,最后往往都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甚至发生不小的亏损。 为什么“勤”反而得不偿失呢?“懒蚂蚁效应”能解答其中的一些疑问。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这个“懒蚂蚁效应”在投资里也显然适用。“勤”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勤”在正确的方向上。投资市场里勤奋的投资者很多,但真正让一个投资者不断获取成功并最终成为大师的,却是比勤奋更重要的思想。 在笔者看来,很多投资者往往陷入两种勤奋的陷阱。其一,只会拿来主义,没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不少投资者对各类投资理论烂熟于胸,但始终不能形成自己的投资思路,只能人云亦云,昨天听了价值派的讲座,便潜心学习价值投资,今天又看了成长派的理论,立刻转投彼得林奇门下。时间一长,理论学了不少,属于自己的却不多。 其二,想捕捉市场每次机会,无法忍受等待和坚守。股市里哪怕再熊的行情,日内总归会有涨有跌。不少投资者也总是想抓住市场里每一次机会,只要露一点苗头,再贵也要买,买进去情况不对,二话不说马上就卖。既不深入研究买卖之间的价格差异,也不愿意等待时机或者适当坚守,每天都做交易,却总是拾了芝麻丢了西瓜。 正如懒蚂蚁一样,只有先把时间花在“侦查”和“研究”上,才能找对正确的方向,然后持之以恒地勤奋,最终获得成功。从这个层面上看,懒蚂蚁实际上是更懂得分清主次的聪明蚂蚁,笔者也希望,在变幻莫测的股市大潮中,投资者多当聪明蚂蚁,多在正确的方向上下功夫。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