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物价仍处下降区间 下半年应防通缩还是通胀
[ +  文字大小  - ]

  今年上半年,我国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很多人担心下半年可能出现通货紧缩。与此同时,信贷增长速度前所未有,也有很多人认为下半年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下半年,我国应该防止通缩还是防止通胀,是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

 

  “通胀不是我们需要的,通缩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它们都会伤害经济健康发展,我们所希望的是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价格。”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李晓超认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衡量标准是价格的持续全面上升或者下降,用价格来解说更为准确,目前我国物价仍处于下降区间,但也有许多价格上涨因素值得关注。

 

  物价仍处下降区间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同比下降1.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7.8%

 

  李晓超指出,我国CPI2月份以来一直为负值,八大类商品中有三类上涨五类下降。上半年PPI同比下降5.9%1-6月同比降幅呈扩大趋势,分别达3.3%4.5%6.0%6.6%7.2%7.8%。处在上游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较上半年降幅高达8.7%

 

  “事实上,目前我国价格仍处在下降区间,总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的增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李晓超指出,二季度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73.1%,铝冶金为65.7%,铁合金为70.4%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大量过剩产能仍未消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只是触底反弹,并不会持续,他预计,明年年底之前不会有通胀的风险。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表示,6月份物价数据低于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于未来通胀的担忧,CPI 预计在11月份恢复正增长,PPI同比增速预计在明年一季度转正。近期货币信贷的大量扩张主要反映为对投资和消费的刺激,短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通胀。

 

  涨价因素需关注

 

  李晓超提醒,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需要关注的涨价因素。价格与货币信贷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出现的快速增长需要引起注意。

 

  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8.5%,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24.8%。信贷方面,上半年新增信贷近7.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万亿元,为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50%

 

  此外,外部价格的上涨也是影响我国价格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价格也产生一定影响。据世界银行统计,今年初到目前为止,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比2008年末上涨67%,铜和铅分别上涨72.7%,棉花上涨12%,大豆上涨13.6%。环比来看,近三个月我国PPI也出现上涨。

 

  李晓超指出,今年夏粮已连续六年增产,价格往往和粮食的供应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也是需要关注的方面之一。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央行新规引第三方支付平台5担忧:移动支付或遭重创    
        ●十三五规划有多重要:新领导班子第一个五年规划    
        ●不搞强刺激 不追求高增长    
        ●限制交易账户集中在少数大券商,真的是在联合做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