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又来到中国国家大讲堂,今天的讲座是兴全基金走进国家动物博物馆专场讲座,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了乔格侠老师,为我们带来静谧的国宝——国家级标本的故事。
乔格侠: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小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容幸给我提供这个机会讲一下博物馆的故事。我还是挺紧张的,我做过大量的报告,但是对这个报告我是非常重视,准备了很长时间,昨天还跟主办方联系商量一下,我的故事别讲的太专业了,让大家觉得没兴趣,我今天还是的挺忐忑挺紧张的。我在博物馆里面,当高级讲解员已经当了好多年了,实际上应该是不怕的,但是今天有点紧张。我想我的报告应该是结合这几个方面,一个是简单介绍一下博物馆的基本情况,这些标本是属于国家级的你很难理解,所以我简单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后面对精品厅13件国家级的标本围绕故事分享一下国家级的标本。
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大家所在的这栋建筑是动物标本的展示馆,我们国家动物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标本收藏机构,历史非常久远,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国家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我们两栋建设一个在后面,一个是南北向的一栋楼,那是标本馆,建筑面积有8800平米,这是标本展示馆6600平米,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我后面会简单提一下。
我简单讲一下历史,我正在讲中国国家没有自己国家级的动物博物馆,我们国家的标本馆历史沿革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我们现在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868年,由过去的震旦博物院,早期叫徐家汇博物馆,在1931年改名为震旦大学的博物馆,这是我们国家最早的动物标本馆的收藏机构。我们动物研究所在这个保本馆里面,收集了占了我们国家动物标本70%以上的资源,来自哪些地方?刚才讲到了震旦博物馆的标本之外,还有我们国家的静生生物调查所,这个是1928建立的调查所。我们所自己的历史也是追溯到静生生物调查所,所以有80多年的历史了。同时还有1949年北京研究院的标本,还有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故宫博物院的标本,故宫博物院的标本有一部分就在精品厅展示,还有皇家御用的一些标本。
我们整个历史,真正有这个机构来讲,纳入我们国家的管理机构是从1950年科学院接任的时候就有了,分两块,动物跟昆虫是分开的,动物是动物标本管理委员会,昆虫是昆虫研究室,到了1962年才合并成动物研究所,下面分设了三个标本馆,一个是昆虫、一个是脊椎动物,一个是无脊椎动物,三个标本馆,到1996年合并成一个动物标本馆,2007年才成立了我们国家动物博物馆,因为我们动物所从中关村搬到这个地方有了新的展示馆,才成立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这样一个历史。动物所的历史是由博物馆起家的。
在整个的以标本为主题,在动物所里面,出现了10位学部委员或者是院士,这些都是国最家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以我们标本馆的标本研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我们国家对于自己的资源掌握早期是国外的来做的,解放以后,我们组织了各种大型的考察,这些大型的考察,就是以我们标本馆的研究动物为主题,进行了各地的从南到北大概几十次的考察,对我国的动物资源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出版了一批的科学专著,这个可能稍微专著,实际上对于国家动物制的边沿已经纳入到世界工程,我们这个成果也是非常卓著。另外一个历史贡献在反美帝细菌战,1951年在朝鲜战争上我们发现了一些昆虫,这些昆虫是携带病菌的,但是美帝国主义他不承认在朝鲜战场使用了这个细菌。但我们有几位专家,标红色部分的都是我们馆的专家,由他们出面对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这四大类标本,在那个季节在那个地区是不可能出现的,在美国的大陆上会有是他们投放上来的,所以介于我们这样的贡献,使得我们在谈判的时候,对美国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细菌战给他一个确凿的证据,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老所的办公楼,就是周总理为了奖励我们这几位科学家,对反帝细菌战的贡献批给我们的,那个楼现在中关村地区,我们虽然搬走了,楼不许拆,那个楼被生源所用了,你可以在外面进行装修,但是这个楼是不能动,它是文物,就是因为他们的贡献。
另外一个就是说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两个目,我们国家早期对昆虫34个目里面,我们有两个目一直没有发现,经过这些年我们馆的两位专家,当然他们是长期进行野外考察的专家,前后发现一个物种的标本,补充了我们国家在这两个目的缺陷,就是中国的首次发现。在两年多前,在美国为这两个目种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宣传,这都是由我们所的专家在野外采集过程中发现的。国家博物馆不光是收藏标本的,我们也有研究的职能,另外一个还有科普宣传的职能,还有一个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资源标本的科普知识的挖掘,标本的科研知识的挖掘,以及标本本身所蕴含的其他文化背景的挖掘,这些都是科学家们需要作的,实际上在很多领域已经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我简单提下这个位置,大家所在的位置是红色的楼里头,绿色的这个就是我们的标本馆,我们的功能是四大块,科研服务、标本收藏、分类研究也是物种的认识,还有科普知识宣传分两大块。我刚才讲了各地的面积,我们馆的名字是由前任的副总理,李岚清副总理题词的因为我们这个馆的建设也是在他的关照下,专门批了经费才建设的,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