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投资先要学会管理风险 切莫贪图赚快钱
[ +  文字大小  - ]

过去的只能代表过去,未来总是未知数。一切只能由事实来说话。近期,股市大盘的高位震荡和个股的普遍下跌,给习惯了单边上涨的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其实,投资风险并非局限在股市,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基金公司推出的证券投资类基金等,无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投资者切勿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产品说明书和某一时间段的投资业绩所迷惑,要睁大眼睛,看清投资风险。 

 

    银行理财:并非本金安全

 

    一直以来,由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都被投资者认定为安全、无风险的投资产品。然而,真实情况究竟怎样?

 

    去年,小李将到期的10万元存款取出,一分为二。其中,一份5万元用于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考虑到其风险较大,就用另一份5万元购买了中国银行推出的首款QDII产品,主要投资境外债券市场。

 

    然而,半年下来,基金收益率都超过50%,银行QDII却因收益率偏低,遭遇巨额赎回而提前终止。在322日清盘时,产品最终净值仅为1.0064。在6个月的时间里,给投资者的收益仅为0.64%,年化收益率不及1.3%,比市场上的货币基金平均收益还要低。为此,小李大呼上当。

 

    其实,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并非一定就胜人一筹,特别是各银行推出的第一批QDII产品,收益率水平更是千差万别。部分产品因挂钩市场运行理想,获得了超越市场水平的收益率。而主要投资债券市场的QDII产品,则表现均不理想,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亏损。

 

    业内人士表示,在多国处于加息通道的情况下,全球债券市场不景气,由此祸及主要投资债券市场的QDII产品。如招商银行的首款QDII产品———全球精选货币基金,主要投资债券市场,自去年111日成立以来,已运作7个多月,以美元为本金计算的平均年化年收益率为4.81%,而期间人民币兑中间价升值了3%。所以,投资者所获得收益无法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

 

    此外,部分挂钩型产品,也因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以人民币计算的收益并不理想。如交通银行的第二期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由于挂钩的香港恒生指数冲破107%的触发水平,产品在321日提前终止。在半年的投资期限内,美元产品累计收益率为4%(年化收益率8%)。由于期间人民币升值较快,人民币产品实际收益率只有1.2174%,年化收益率仅2.4348%

 

    另一点需引起投资者关注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多数流动性较差,不可提前赎回,不像基金可以随时赎回。因此,对流动性有所要求的投资者,还需提前了解清楚理财产品的封闭期等情况,再决定是否下手。

 

    点评:去年6月底,银监会公布了首批6家获得QDII资格的银行名单,银行理财正式进入海外市场,初期推出的QDII产品多以保本型产品为主。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银行为了提高QDII产品收益,不再提供保本收益。因此,专家提醒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购买QDII理财产品,不能一味追求收益。

 

    专家指出,每一个QDII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特性,比如,有的产品有期限限制,有的则是开放式的。有的产品是固定收益的,有的是保本型的,有的可能存在亏损的风险。另外,每一个产品投资的海外市场不同,因此其比例配置不同,这些也会影响产品的特性。这些特性要和投资者的收益需求和风险偏好特性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QDII产品。

 

    另外,从汇率角度来看,QDII产品把募集资金兑换成外汇后投资海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将面临潜在的汇率损失。如果产品收益低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就会带来亏损。

 

    对所有QDII产品而言,人民币升值都是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第一批推出的QDII产品,大多都提供汇率避险和不避险两款产品供投资者选择,而避险还是不避险,收益会有一定的差别。比如交通银行第一期“得利宝”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截至530日,如果选择汇率避险型产品,在前9个月时间里以人民币计算的累计收益为4.5%;如果选择未进行汇率规避的C款产品,以美元为本金计算收益,已实现累计9%的收益。

 

    基金:没有不败的神话

 

    连续两年的牛市行情,使证券投资类基金创造了高收益的不败神话,也席卷起一股基金投资热潮。随着基民队伍的扩大,许多新基民都认为“基金不败”,只要投资基金肯定会赚钱。而之前QDII基金遭到疯狂抢购,也充分暴露了市场的非理性一面。由于新基金停发已经有一段时间,冲着新基金的“稀缺性”,许多投资者在没有弄清楚QDII基金究竟是何物的情况下,就加入了抢购大潮。

 

    然而,近期大盘登上6000点以来,走出连续下跌的行情。但出乎意料的是,市场的持续震荡也没有降低投资者的热情,基金出现净申购的消息此起彼伏,前来询问的投资者络绎不绝。他们普遍认为“基金是没问题的”,“大跌之后可以抄底”。5月刚入市就尝到基金的甜头,成功规避“5·30”大跌的田田,也借机追加了资金。

 

    随着股市调整的延续,股票型基金收益也大幅缩水。一些新入市不久的基民,发觉手中的基金不仅跌回买入价,还亏了不少。田田也不例外。“不仅前期买的基金净值大幅缩水,新买入的基金更是被套了”,田田无奈地表示:“基金不是说稳赚不赔的吗?基金公司专业操作咋还赔钱?”

 

    田田的疑惑代表了大多数新基民的想法。其实,基金并非稳赚不赔。随着股市震荡,基金净值也会有上下波动。许多新入市的基民对于专业知识了解不够,需要多加学习,了解市场风险,以保障资金安全。在“5·30”基金热时,甚至有老太拿着一箩筐钢镚儿前去银行排队买基金,末了还问银行理财经理:“这基金买一年利息多少?”

 

    随着大盘高位运行后风险的加剧,为了向新基民提示风险,目前银行在销售基金产品时都多了一份“基金产品风险提示函”。理财经理向基民推荐基金产品前,会首先提示“买者自负”的原则。提示函强调:“基金相对于股票而言风险较低,但基金份额净值会随着股市行情而上下波动,并会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证券市场、基金管理人投资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净值存在下跌的可能。不建议投资者使用短期资金、借贷资金或者用于个人养老支出的资金进行投机。对基金持有人来说,选择长期投资是规避市场短期波动风险的制胜法宝。”

 

    点评:兴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投资的最大风险莫过于盲目。过去两年,基金创造了巨大的赚钱效应,这是许多投资者进入市场的诱因。“5·30”后,许多股民加入了基民的行列,更是强化了基金“包赚不赔”的预期。但没有谁可以保证过去的神话能够在未来延续,基金同样如此。从整体上看,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其收益和大盘息息相关。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不管是新的基金还是老的基金,都一样会亏钱。

 

    对于基民而言,一定要将谨慎投资放在首位。一方面,降低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许多投资者抱着每年至少翻一番的心态进入股市的,但目前不少机构对于未来两年的整体收益情况都持谨慎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如在高涨的行情中介入,短期内承受的风险会比较大,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也会比较重,新基民还需做好心理准备。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市场疯狂,选择怎样的基金经理补偿“想赢怕输”心理?    
        ●多元策略应对经济热度,兴全汇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即将发行    
        ●兴证全球“增强侠”申庆全新起航 打造中证800指数新“变形金刚”    
        ●兴证全球基金申庆:中证800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指数增强也要“十八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