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美国基金会:20世纪美国社会三大渐进改良力量之一
[ +  文字大小  - ]

    作为人类财富第三次分配的一种伟大制度创新,现代公益基金会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如同公司制度的创新导引工业革命、实现全球财富增长、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一样,基金会制度的创新,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失灵,为人类财富更加公平的分配、为现代公益慈善的繁荣提供了制度基础。
  
    美国20世纪以来的基金会,引领了全球基金会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期间产生了一批伟大的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这些基金会不仅仅被视作美国上个世纪社会渐进改良的三大力量之一,也是上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减少贫困、促进健康、消弭贫富差距的重要力量,直到今天,这些基金会还在全球的文明进程和消除贫困、预防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金会这个在国外更多被富人家族、财团所使用的散财制度,最初用于我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吸纳社会资金弥补公共服务的不足,因此用于改进儿童少年、妇女、残疾人福利的基金会如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先后成立,直到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后,以民营企业家或国有企业捐赠为主的非公募基金会才出现,到2012年底,我国的基金会数量突破了3000家。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一批优秀的基金会渐渐冒头,如中国青基会、扶贫基金会、南都基金会等正引领中国基金会前行,而主管部门的年检、评估等加强监管措施,基金会行业组织如基金会中心网、中国民间组织促进会基金会分会等推出的行业自律行动、透明指数等,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基金会的品质,使其管理水平与国际靠拢。然而争议、批评、质疑的声音也始终如影随形,“郭美美”、“诈捐门”、“功利门”等事件也对我国公益基金会的声誉造成了莫大的损害。如何增加公益事业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提高基金会的管理和监管水平值得我们思考。
  
    资深基金会研究专家、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乔尔•L•弗雷施曼倾毕生心血,以跨度百年的美国基金会发展为轴,回顾了整个二十世纪美国慈善事业的历史和目标,解析近百个基金会经典案例,诠释源远流长且充满创新、冒险精神、慈悲情怀的美国现代慈善思想,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基金会——个人财富的力量——在面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疾病、贫困、社会不公等诸多社会问题时,如何有效干预,如何用创新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此外,他还对慈善事业如何在21世纪更加有效地运作和实现公开透明提出了高见。弗雷施曼对慈善部门如何更好地自律提出了明智且具体的建议,并坚信基金会能为人道主义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书中有不少篇幅介绍几位早期和现今正在推动社会文明、变革、进步的慈善大家的思想,他们的社会企业家精神。从中能让世人理解富人为何捐款、如何管理和使用捐款,基金会是如何成为改变世界的正面能量的。作者还着重介绍了福特基金会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改革并使之成为世界范围内推动社会创新“火车头”的诸多案例,也介绍了传统的资助型基金会——埃德娜•麦康内尔•克拉克基金会——如何转型,投入到社会企业家精神革命的阵营中的故事;还毫不客气地解剖了基金会面临的种种烦恼和导致基金会失败的原因。
  
    本书精选了基金会改变世界的11个有影响力的案例,包括洛克菲勒基金会为解决缺粮国家粮食问题而主导的“绿色革命”、福特基金会支持孟加拉国尤努斯教授创办的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的格莱珉银行、由卡耐基基金会等机构与美国政府教育办公室合作开办的“儿童电视工作坊——芝麻街”,以及由帕卡德基金会、惠勒特基金会和能源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等。其中“绿色革命”高产作物品种的开发拯救了至少10亿人的生命,其首席科学家博洛格博士获得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穷人的银行家尤努斯亦因用社会企业的模式为世界扶贫事业所作的贡献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了解这些案例,非常有助于理解基金会在社会创新中的特殊价值,最能激发基金会创始者创新的潜能和智慧。
  
    弗雷施曼不仅全景式地介绍了美国基金会的公民部门的发展现状,还基于其丰富的基金会管理经验,基于对基金会发生的原因、历史、变革及其优势、局限性的洞察和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研究,对基金会的创立、理事会建立、战略规划制定、内部治理、资金使用、项目管理、透明度、社会问责等法律和技术层面的介绍和分析,也十分精辟。
  
    慈善事业再发展,慈善资源再拓展,规模毕竟是有限的,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规模和能力上,也无法与政府相提并论。基金会的价值,莫过于研究发现社会问题,通过实验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并宣导社会参与,倡导慈善文化,影响政府决策,借以实现资源投入效率的最大化。
  
    基金会因其资金的独立性,管理的专业性,应该有能力为这些创新承担风险。因而,“风险慈善”、公益创投已成为美国基金会投身社会创新的代名词。弗雷施曼以基金会在创新中摆脱困境开头,以强调创新结尾,指出:“公益创投和社会企业将逐渐主导本世纪的慈善事业。公益创投和社会企业在不断塑造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的慈善事业组织形式的同时也将影响基金会的捐赠方式。不是只有那些新出现的、富裕的基金会创始人认为自己是公益创业家,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公益创投者和创造者。越来越多成立已久的基金会也将顺应这一趋势,原因有二,首先他们的理事会正逐渐被今天的财富创造者主导;其次,一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即以公益创投和社会企业的方式分配的善款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用过时的方法运作的善款。”
  
    本书平装版2009年在美国面世后,“好评如潮”。《慈善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评论说:“发现一本关于慈善事业的好书并非易事,大多数作者对基金会不是极尽吹捧就是过于苛责。学术研究缺乏现实意义,而基金会的领导者通常又会被过度神化。所幸,《基金会:美国的秘密》并不属于此流。相反,它对基金会的作用及其最佳运作方式做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而对我国正处于成长期的基金业而言,本书对基金会的管理、有效运作的解剖和建言,当是极富启发性、极有借鉴价值的。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市场疯狂,选择怎样的基金经理补偿“想赢怕输”心理?    
        ●多元策略应对经济热度,兴全汇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即将发行    
        ●兴证全球“增强侠”申庆全新起航 打造中证800指数新“变形金刚”    
        ●兴证全球基金申庆:中证800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指数增强也要“十八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