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陈扬帆:拥抱选股者的美丽新世界
[ +  文字大小  - ]

    在市场热议创业板泡沫会不会破裂的持续喧哗中,陈扬帆始终选择相信成长的力量。

    自踏足公募基金行业以来,他一直是自信而坚定的成长风格投资者,无论是面对2010年、2013年火热的成长股结构性行情,还是身处2011年、2012年成长股投资逆境,始终未改“拥抱成长”的情怀,始终将自己定位于一位“选股者”。站在当下的时点,陈扬帆认为,成长股生长的土壤依然肥沃,现阶段仍有一批牛股可以挖掘,虽然板块性整体行情可能不如去年显著,但未来必定是选股者的美丽新世界。

    融入时代大格局

    翻阅兴全轻资产、兴全有机增长基金的历次季报可以发现,2010年上半年陈扬帆开始投资亚厦股份、金螳螂、片仔癀等公司,2011年底挖掘出了百视通、汤臣倍健等个股,2012年网宿科技、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东方园林等成为他的重仓爱股,2013年重仓品种卫宁软件、新华医疗、掌趣科技、奥飞动漫、华谊嘉信的精彩表现历历在目。

    凭借这些重仓股,兴全轻资产、兴全有机增长两只基金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2014年以来更成为一骑绝尘的市场领军者。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两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34.50%和31.11%,以绝对优势包揽了全市场公募基金的冠亚军。

    这几年,在与中国证券报记者的历次交流中,陈扬帆对于成长股行情的未来从未表现过半分犹疑。他说,支撑这份信念的,首先基于对大的时代格局的理解。世界性的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转型共振,必然将持续推进新兴成长类公司的牛市行情。

    他具体分析道,从全球角度看,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创新浪潮席卷而来,技术变革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同时导致了社会变革,影响到了几乎每个人的生活。这与2000年的科网股行情不同。当年互联网首先是作为一个新的行业出现,其次才谈得上对其他行业的有限影响。而如今的技术创新如移动互联网对许多行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而且影响并不局限于技术层面,更在于思想层面,深刻地冲击旧有的商业模式。

    从国内角度看,新一届政府力图转变旧有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这种转型是一个长期的难以逆转的历史进程。新的经济政策方向是希望转向内需,转向消费,转向创新,希望多一些低消耗高技术、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即使是在消费领域,传统的消费概念主要是食品饮料、品牌服装等,而现在则是信息消费、文化娱乐异军突起,互联网和传媒正日益成为新消费板块的主流构成。

    “如果资本市场对于时代趋势无动于衷,那才是不可思议的。”陈扬帆表示,姑且将创业板指数作为新兴成长板块的近似代表指数,假设只是在2-3个月里上涨30-40%,那可能是由投资者一时偏好引起的。但实际情况是,创业板指数在长达15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近两倍,这样的行情一定具有驱动它的深厚内因,不能以市场的一时兴起或资金的盲目偏好来解释。

    “我们可以以史为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遇刺触发的,那么,是不是没有这次刺杀事件一战就不会爆发呢?事实上,引发战争的内因是两大集团之间的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日积月累不可调和,以至于要用战争这种终极的手段来解决。”陈扬帆以此类比表示,决定资本市场长期走向的内因是投资的关键,投资者需要有足够大的格局和眼光去把握。市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担忧的种种因素多半只是影响行情的外因,只会影响和改变行情进程而不会有什么质的改变。这轮新兴成长的牛市可能远比很多人想像的更为深远。

    陈扬帆说,他时常提醒自己六个字:渺小、无知、无为。渺小,是提醒自己要敬畏市场,顺势而为;无知,承认自己对宏观经济的把握不全,不足以作为决策的充分条件,还是要专注于研究行业和公司,以此为本;无为,了解自己的能力圈边界何在,有些时候不妨无为,比如不轻易去预测头部和底部,不试图把握市场所有的机会。

    在生活中投资

    这是一位活得年轻率性的基金经理:交流时从不说拖泥带水、模棱两可的话,必定观点鲜明、掷地有声;对新鲜事物抱有天然的好感,谈起当下流行前沿一点都不逊色于任何年轻人。

    “我也喜欢看美剧、英剧,比如《纸牌屋》、《国土安全》、《反击》等等,有时也看看国产雷剧啊,两年前我用过的OTT盒子就有五、六种了。”陈扬帆半开玩笑地说,这也使得他比很多投资者更早意识到了观众观看习惯的迁移,从而挖掘出了乐视网、百视通等网络视频行业的投资标的。与此同时,他意识到处于给互联网“卖水”类公司网宿科技的投资价值。“当时考虑到,用户和新技术对带宽网速的需求是持续爆炸的,供给是很有瓶颈的,通过CDN的优化需求广阔又确定。”事实证明了陈扬帆的判断,这3只股票穿越股指的起起伏伏,股价在两年内分别涨了六倍、四倍和十倍。

    和彼得•林奇从家人的生活和购物习惯中挖掘出大牛股一样,陈扬帆也认为这个市场并不缺少聪明人,但是有心人并不多,“我更愿意做个有心人。”

    “今天如果不用打车软件,下雨天我们甚至连一辆车都打不到。”“无论今晚发生什么重大事件,都无法阻止一位年轻人往他的手机里充50元玩游戏。”作为一位热爱生活的基金经理,陈扬帆成功地将这些对生活的点滴观察和投资联系在了一起。让他颇为高兴的是,“身处这样一个新时代,留心周边都能发现不少投资机会,而且大量事实、数据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不像前些年投资一些传统行业,需要不停地跑网点,数货车。”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当大多数基金经理无法理解手游行业的欣欣向荣时,他已经重仓并滚动操作了掌趣科技、梅花伞等公司,获得了极其显著的超额收益,成为A股手游投资的经典案例。“我不是天生胆大,也未必意志超强。”陈扬帆说,只是一方面基于对生活的观察,基于常识做投资;一方面也作了大量的调研,服膺事实。过去的大半年时间,他参加了手游行业的几乎所有的重大行业会议,重点公司甚至去了不下四、五趟。

    对于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陈扬帆依旧看好移动互联网、网络视频、健康管理等行业或领域的成长潜力。他认为,手游行业2014年预计仍然能够实现至少130%以上的增长,2015年也依然会有不俗的增速;网络视频保持30-40%的年增速也不困难,这其中“跑出牛股不奇怪”,何况一些领军企业是内涵外延发展双轮驱动。

    投资中的真性情

    “外表俊美,举止潇洒。待人温文尔雅,行事洒脱不羁,内心孤傲狂放。无视礼教经典,认定之事,哪怕天下人皆反对,也敢特立独行。师承众多,广取博采,其武功轻灵洒脱,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好成长股,好新兴产业,常破定势之规,屡行离经叛道之事。其表里皆酷似杨过,故以西狂号之。”

    这是几年前流传于网络的一段对于陈扬帆的白描,其中透露的一层意思是,此人总是敢于做出与市场主流不一致的行动。的确,无论是在2013年10月份创业板的剧烈回调中,还是目前市场对于成长股泡沫的争论中,陈扬帆都旗帜鲜明地表示,成长股行情还没有到头,对核心持仓继续坚定持有。

    他说,去年10月份创业板的回调,自己管理的两只基金净值遭遇了较大回撤。当时其实可以选择大幅减仓应对暴跌,但自己坚定地认为创业板的行情远没有结束,并且相信组合里的核心股票大有前途。“任何一只长期的牛股也都会经历几次的大幅调整,如果你每次都企图去做差价,大概率你会把这只牛股做丢。”

    “人云亦云无价值,和大多数人想法一样,即使正确都不可能获取超额收益。投资归根到底是逆大众反人性的,我不害怕与众不同,我享受这种与众不同。”每一次谈及坚持的意义,陈扬帆都会如此表示。他认为,面对市场必须保持独立思考。超额收益怎么来?就是你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你是对的,并付诸于实践了,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与之相关联的是,他不担心集中持股的波动,认为如果认同结构性行情,认同选股带来超额收益,知行合一的结果就应该是集中持股。最大的风险始终来源于对基本面把握的不足,而非配置的集中。“选股者就应该敢于集中”是他爱说的一句话。从2013年四季报来看,兴全轻资产的前十大重仓股占到了70%的比重。

    同样,对于市场所争议的成长股高估值,他也有着独特的解读视角:市盈率不是唯一的估值方法,否则会做除法的基本上都能成大师了。一些个股的高估值反而赋予了少数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因为高估值阻碍了大部分投资者去接近它,关键是是否有足够的眼光发现那双或有的“隐形的翅膀”。

    他认为,估值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完美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估值方法并不存在,不同行业公司、不同情景或需选用不同的估值方法。比估值更重要的是看行业的景气度、竞争格局以及公司的商业模式,甚至一些细节比估值更能提供观察和研究公司的窗口。“举个例子,你如果看到一家公司吸引了诸多业界猛人的纷纷加盟,考虑到他们是以自己不同角度的专业眼光判断,以自己的职业生涯慎重下注,那你是不是可以对这样的公司多一份信心呢?”

    站在目前的时点,陈扬帆仍然相信,只要还能在市场中选出一批不错的投资标的,就说明行情还可以作为。只不过,市场总是会进行各种形式上的起伏变化,即使是在涨势最好的细分行业板块内部,也会出现阶段性的龙头更迭。而且,持续的上涨之后局部的阶段性的调整既自然也必要,“总有风雨映彩虹”。很多人对于IPO只有供给增加的单向恐惧,其实也应该看到新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带来的源头活水,他说:“我们不仅喜欢牛股比例的增加,也应该欢迎牛股绝对数量的增加。”长期看,未来必将是一个“选股者的美丽新世界。”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市场疯狂,选择怎样的基金经理补偿“想赢怕输”心理?    
        ●多元策略应对经济热度,兴全汇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即将发行    
        ●兴证全球“增强侠”申庆全新起航 打造中证800指数新“变形金刚”    
        ●兴证全球基金申庆:中证800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指数增强也要“十八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