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御为王——王晓明福布斯专访 |
||
|
||
王晓明相信,股市的游戏就是在寻找机会和控制风险上玩一场平衡木的游戏。对那些只关注进攻,不擅长防御,不能保留成果的人而言, 长期的收益不会高。
王晓明在 2 季度就做出了调整基金资产结构的动作。主要是提升医药和食品饮料等相对防御性板块的比重,在周期性行业上保持均衡。他认为,以流动性推动为主因的行情已经基本结束,投资人应该转而更多考虑企业成长性和行业的景气状况。医药和食品饮料行业就属于基本面好,受到冲击弱的行业,适合于防御需要。由于积极行业结构调整,兴业旗下基金在近期的大跌中表现出色,被媒体誉为“成功逃顶”。 不过,王晓明并不认可逃顶的说法,“公募基金没法逃顶。”受仓位限制,以及投资人追求短期业绩的压力,公募基金很难在股灾面前全身而退。特别是对这只规模达到280亿元的基金而言,要想在股市中调整结构和减仓而出,并非易事。中国股市以散户为主的格局注定市场上有很多短期的压力。2008年3月起,大小非解禁,基金占流通市值比例再次下降。散户决策模式客观存在,公募基金经理无法逃避净值压力。王晓明对此无可奈何,“我只能顺应这种格局。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定让要让取得的累计回报比别人高。” 注重防御是王晓明追求攻守平衡打法的产物。他相信,股市的游戏就是在 寻找机会和控制风险上玩一场平衡木的游戏。对那些只关注进攻,不擅长防御,不能保留成果的人而言,长期的收益不会高。按照王晓明的算法,去年很多基金跌幅超过 60% 以上,今年这些基金要上涨 150% 才有可能恢复到去年年初的水平。但兴业趋势只需要上涨 66% 左右,就能回到去年高点水平。“当然人家追不上我。” 正因为如此,兴业全球基金公司的投资文化不鼓励明星基金经理。鼓励明星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就是鼓励极端的仓位选择、极端的行业配置策略和极端的投资风格;往往忽略公司的底层信息和长期趋势,而被外部的短期因素变化所左右;基金净值波动高,就无法长期保存“胜利果实”。而公募基金的长期目标是要在较低的波动下,获得更多的回报。王晓明说:“说到底,公募基金经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也曾经热衷追逐短期波动,但长期来看不大容易成功。” 历史上,兴业全球基金公司就是防御专家。在2007年全民入市的疯狂热潮中,兴业全球基金研究部门在比较了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股市从泡沫到破灭的历史,得出了“实在太贵”的结论。尽管中国的经济活力超过上述国家和地区,但高估值必然无法长久。因此,他逆市操作,将仓位降低到不足80%。2008年3月降低到低于60%,最低到48%。这让兴业趋势躲过了2008年熊市股灾,全年跌幅只有39%,远低于其他基金的雪崩惨状。 王晓明认为,“2008年兴业基金客户的受伤感觉不强,保存实力有助于客户在反弹时迅速扭亏。”考虑到减仓对这家有 280亿元资金规模的大基金而言并非易事,勇于在牛市中降低仓位的积极防御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王晓明不会满足于成功防御的结果,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在方法论上,他相信,基金经理只能选择大概率事件,而无法每次都准确预测股市的顶和低在哪里。例如,当2008年底大盘跌至1,600点左右时,兴业基金公司内部的共识其实并非确信底部在此,而是判断市场仍然存在下跌到1,300点的可能,但停留在1,300点的时间不会太长。优秀的基金经理,唯有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挑选大概率事件一条路。王晓明认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每做10次选择,能做对六七次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也因此股市的每轮行情都会给基金经理留下遗憾,这是基金经理,特别是公募基金经理无法逃避的痛苦。 这个完美主义者给自己挑出的瑕疵就有不少。王晓明认为,去年兴业基金的业绩相对好一点,并非因为行业和个股选择上有何特别的建树,而是在仓位选择上更胜一筹;而到了2008年底,基金仓位又显得过于保守,在2009年上半年的行情中,明确做多的煤炭板块选择正确,但减持过早,而且整体提高仓位的动作偏慢。上半年兴业趋势选择中国中铁构建防御工事,在此轮调整中也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下半年的走势行情,王晓明的判断趋于消极。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流动性释放已经见底,上半年7.37万亿的信贷规模,下半年肯定无法维持这么快的速度。因此,“现在不应该继续追逐趋势,而是应该回归企业的成长。六七月份的很多炒作与基本面脱节太远。即便宏观经济能够转好,企业的业绩要能与股价相匹配还是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王晓明的进攻防御理论来自趋势投资理论。这套理论相信,价格包含了市场中的一切因素,如果某个公司的价格近期涨势明显,则这种趋势仍然会持续进行。在操作手法上,趋势投资理论又分为关注股价和盈利水平两种实战策略。 但王晓明是趋势投资理论的修正主义者,因为单纯的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 这个封闭且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全按照理论推理,在中国股市就没法选择投资标的。”以散户为主的投资人结构注定了趋势投资者占据了多数,极端表现是简单追随行业公司短期的趋势变化,也因此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特征,上涨的时候非理性,下跌时恐惧性下跌。 兴业趋势基金对简单的价格趋势投资策略做出调整,在实践中,王晓明首先关注企业的盈利趋势,其次关注行业景气趋势,第三个原则是股票的价格趋势。三条原则的交集组成可供选择最优化的股票池。在此基础上,王晓明还会考虑估值过滤,判断个股价格在其历史上的高低位次,以及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据此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能同时符合上述3个趋势的股票并不多,对兴业趋势超过200亿的资金规模而言,更不可能“非它不选”。“我们会做出不同的优选方案。比如在行业趋势明显的时候,我们也会宜粗不宜细。”不过,守住最后一道关卡的是“价值过滤”。王晓明还会判断个股价格在其历史上的高低位次,以及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据此采取实际的动作。今年被看空的钢铁板块就是因为在历史价位中偏高而被放弃。 趋势投资不是追涨杀跌,“错误的操作会追在顶部,而杀在底部”。王晓明心中敬畏的是市场的力量,他说,“我们在市场中是始终渺小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王晓明不会僵化地照搬“投资守则”。适度保持灵活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强化收益,“在明显贵的时候,逐渐降低仓位比例。”一旦出现抓反弹扑空的情况,王晓明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是否判断错误,毫不犹豫地纠错退出,而不会坐等市场更坏的反应。正因为如此,“我们重视自下而上的价值分析,也看重技术分析的结论。”王晓明直言,“绝对的价值投资者才会对技术分析熟视无睹,但这种方法在中国没有可行性。” “投资讲究方法论,没有一个方法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投资环境和不同的投资人,在特定环境下,应该学习选取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王晓明告诫投资人。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