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全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亚马孙的神奇之旅 |
||
|
||
洗衣服的时候被鳄鱼偷窥?站在船头与淡水豚共舞?,一边防止变成食人鱼的食物,一边捕捉食人鱼当晚餐?当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描述,而成为鲜活的经历摆在眼前时,神秘和未知将转变为新奇和探索。 2019年11月16日,兴全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上海专场,我们有幸邀请到《博物》编辑部内容总监刘莹,走进上海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为大家介绍了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万物生灵,讲座吸引了一大批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刘莹将自身前往亚马孙雨林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逼真的图片,分享给在场听众。 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70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大地上,有着不计其数的新奇物种。刘莹笑谈道:“在地球其他地方,发现一个新物种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在亚马孙雨林,随手一捞就有很多生物都不认识。”刘莹还生动描绘了考察人员进入雨林观察的场景,为了观察在树冠活动的金背猴,将小舟用布围起来,只露出一个头。除了金背猴,雨林中还有聪明的亚马孙河豚和大西洋灰海豚,捕鱼时三两成群,发出“噗噗”的换气声。亚马孙河豚好奇心特别强,还会跟着人类的小舟,似乎要搞清楚人们到底来做什么。 除了有趣的生物,亚马孙雨林有时也非常危险。刘莹在亚马孙雨林考察期间,听到当地人提及当地放生了4次野生动物伤人致死的案例,作案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亚马孙凯门鳄。成年的凯门鳄可以长到3米多,偶尔还会造访人类的居住区捕食人类的家畜。雨林中还有美洲豹,会稍稍跟在猎物身后,突然发动袭击。人类遭遇美洲豹,一边挥舞一边唱歌避免遭到攻击的故事也让现场观众大吃一惊。 讲堂的最后,现场的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提出大量有趣的问题,“挂在树上的蚂蚁窝不会掉下来吗?”,“雨林中怎么防止蚊虫叮咬?”,“河中的食人鱼有没有天敌?”,“为什么要研究亚马孙热带雨林?”刘莹老师都一一认真回答。
刘莹给大家展现了这条流淌在广阔的南美洲土地上的亚马孙河的别样魅力。亚马孙不仅将野性和原始交融,惊险与神奇并存,她更是孕育了那片土地的生命与文化。整场讲座不到两个小时,却淋漓尽致的诠释了万物有灵且美,给在座每一位打开了一扇自然地理之窗,拓宽了对地理世界的认知和了解。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