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责任投资论坛圆桌对话”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并不对立 |
||
|
||
社会责任与投资是不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关系?围绕这一话题,参加社会责任投资论坛圆桌对话的中国证券报社首席经济分析师卫保川、兴业全球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徐天舒、中信证券研究所所长徐刚、中国中铁党委副书记姚桂清、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社会责任投资》作者艾米·多米尼普遍认为,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并不对立,进行社会责任投资可以促进上市公司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卫保川:投资的目标是追求最大回报,在投资中考虑社会责任的要求会不会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 徐天舒:加入社会责任的指标,一部分不符合标准的股票将不能投资,肯定对兴业社会责任基金造成一些小的影响。但所剔除的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做的不好,相应地肯定还存在其他问题,未来也会影响公司的表现。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兴业社会责任基金的股票池和其他基金相差不多,这也证明了我们的看法,一般讲求社会责任的公司都是比较好的公司。从基金业绩来看,兴业社会责任基金今年以来投资业绩比较出色,在所有股票基金里排名第二,至少说明社会责任投资没有影响基金业绩。 徐刚:总体来说,有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对于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往往比小公司更多、更透明。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充分展示自己,这对于任何一个成熟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供好的投资环境。因此,作为卖方研究机构,我们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遵守社会公德、有良好资信述评、信息披露比较完整、业务比较优良的蓝筹大公司展示和推荐给投资者。 兴业基金提出社会责任投资,在中国当代社会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最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什么?最基本的公民社会责任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而不仅仅局限在投资和社会责任之间、理性和道德之间的权衡。 卫保川:作为首只社会责任基金的管理人,兴业基金对于目前国内的社会责任投资有什么感受? 徐天舒:说实话,兴业社会责任基金在2008年刚成立时规模并不是特别大,大概10亿份不到。在国内,社会责任投资还是很新的概念,很多人买这只基金并不是冲着社会责任投资来的。现在这只基金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有50亿了,其中有多少人是因为社会责任投资申购的?实际上比例还非常小。很多人还是冲着基金业绩好来的。 兴业基金希望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方式来宣传社会责任基金,宣传社会责任投资,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尽可能教育持有人,让他们知道投资这只基金不光能获得收益,更主要的是能尽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个过程将很漫长,我们也不奢望很快实现。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现在开始做,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公司这么做。时间一长,社会责任投资的概念就会深入人心。 卫保川: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和环境保护成本,中国企业该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 曹凤岐:社会责任绝不是和公益事业划等号,社会责任应该有更广泛的意义。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做公益事业,而是首先通过经营、通过投资对社会作出贡献,这是你首要的责任,否则谈不上履行社会责任。 不讲诚信的企业实际上不可能基业常青,可能是一锤子买卖。企业只有真正的讲诚信才能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本身也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所以,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应该统一起来,而不应该对立起来。 姚桂清:目前中国企业正处于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五化”并举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经营的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诚信经营、信誉经营、品牌经营。中国中铁的经验是,越坚持诚信经营、品牌经营,越注重信誉经营和质量经营,企业的发展后劲越大。例如,中铁二局[13.54 -0.37%]去年汶川地震时候先后帮助8个省市,这些省市自治区非常感谢,很快主动拿来很多订单,这说明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动力、标准和目标。 艾米·多米尼:企业的目的应该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让他们有机会受教育,让他们能够沟通,能够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东西。政府有义务建立起一个双赢的局面,也就是要对规则进行立法,对于公司的行为进行指导,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指导。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弱,相应地社会责任投资就发展了起来,通过投资来影响立法和条例的制订。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