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欲圈钱1600亿 沪指暴跌266点 |
||
|
||
1600亿元!中国平安 (601318)抛出了A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再融资方案,市场却以跌停的方式迎接平安的“无量圈钱”。而对于资金失衡的恐慌继续在其他大盘股间蔓延。昨日A股几乎没有抵抗就跌破了5000点,最终沪市收盘4919.96点,跌266点,跌幅达5.14%,创下半年来最大跌幅;深成指也跌去920.46点,跌幅为4.33%。 恐慌的不仅仅是内地股民。在对美国股市已经陷入衰退的预期下,亚太股市继上周三之后,昨日再度集体暴跌。其中,港股恒生指数全日暴跌1383点,跌幅5.49%,国企指数跌幅更是超过7%;台湾地区股市收盘跌0.9%;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于两年多来的最低点,跌幅高达3.86%;韩国股市收盘跌2.94%;澳洲股市收盘跌2.9%;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3.7%。 内忧外患之下,A股已经失去了方向,外盘和管理层的态度将是决定A股近期走势的关键。 平安跌停权重股遭抛售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刚刚提出“扩大实际可流通股比例”,中国平安就“响应号召”,抛出了巨额融资方案。平安昨日公告称,拟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同时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以上周五的收盘价测算,中国平安拟公开增发募集资金额将达到约1178亿元,再加上412亿元分离债募资额度,其再融资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远远超过了之前中石化再融资创下的300亿元的纪录。 不仅如此,到今年3月份,中国平安还有近2000亿元的大非可以解禁。在市场已经弱不禁风的环境下,如此巨量的筹码对市场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平安昨日10时半复牌就直线跳水,尾盘被18578手巨量卖单牢牢打在跌停板上。 在平安的影响下,中国人寿(爱股,行情,资讯)(601628)、中国太保(爱股,行情,资讯)(601601)、招商银行(爱股,行情,资讯)(600036)等优质金融股均纷纷暴跌,中石油(601857)、中石化(600028)、武钢(600005)、宝钢(600019)等其他权重股一起杀跌。上证指数一路走低,几乎没有抵抗,下午2时半之后,大盘更是加速跳水,5000点一击而破,收盘略有反弹。 扩容猛于虎 抽血的不仅仅是平安。昨日还有消息称,全球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即将登陆A股市场,首次在A股公开发行28亿股,同时在境外发行H股。 同时,国内第二大煤企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刊登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1月21日至23日,中煤能源将进行询价推介工作;24日至25日进行网下申购;25日进行网上申购。中煤能源此次将发行不超过约15.25股A股。 更令人心寒的是,大小非的解禁狂潮也在袭来。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上市公司的大非选择减持套现的次数达到143次,平均一个交易日超过7次,比前一个月加速了100%。同时,深交所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至今30余家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及相关人员在二级市场上对自家公司股票大笔减持,共计变现近6亿元。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权重最大的前100名上市公司大非解冻额将达近万亿的市值。再辅以新股发行、创业板等因素,资金的需求将成为今年股市的不能承受之重。 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在其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中提到,2008年股市站在“更难的起点上”,其中最大的隐忧就是资金面的失衡。2007年市场的流通市值已经从2.5万亿元增长到7.6万亿元,2008年这一数字还将增加。 【探源】 全球股市一跌再跌A股高估值成“众矢之的” 上周美国股市在经济疲弱与企业财报利空冲击下重挫,周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报12099.3点,累积一周跌幅为4.02%,创下2002年7月份以来最大单周下跌幅度。受美欧股市连日下跌影响,香港恒生指数昨开盘下跌700点,收报23818.86点,跌幅超过5%。在全球估值水平下降的影响下,A股无法承担高高在上的估值。 记者昨日采访了富国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陈继武,他表示从外围来看,此次大跌首先是次贷危机的影响深度超出想象,对全球经济的波及并没有终结,对全球资本市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这种影响直接造成周边股市大幅下跌,波及A股市场。他认为,美国经济“减速”还是“衰退”的争论已告结束,衰退已成定局。布什政府在货币政策达不到稳定经济的现实面前,被迫采取减税等一系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2008年的美国经济已被各界看“坏”。在“弱美元”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金融的动荡必然加大,全球资本市场走向难以预测。人们普遍担心是全球经济将走向“滞胀”。这些外围因素的累积对昨日大跌有直接的影响。 在全球股市暴跌之下,A股高高在上的估值是导致市场悲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兴业基金投资总监杜昌勇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的调整只是受到短期因素的触动,而其深层的原因则在于A股市场的估值。比如创业板的推出对于市场而言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在估值偏高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心态并不稳定,消息面上的负面因素还是可能引发投资者较为强烈的反应。” 博时精选(爱基,净值,资讯)股票基金经理陈丰认为,国际市场因为次贷及对经济放缓的担心加剧,带动欧美等主要股市大幅下跌,短期市场信心较难恢复,如果未来经济数据继续弱于市场预期,则国外市场调整压力将可能继续存在;国内市场未来面临的压力除了宏观层面的紧缩政策外,国际经济的走弱也会部分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增长,同时国内股市估值偏高及结构性不合理可能给未来走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望】 调整将持续一年? 广州万隆认为,对于次贷危机的冲击,管理层将针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怎样的动作,对长期存在的金融、地产价格泡沫是否将继续放纵,才是隐藏于幕后、主导2008年股市走势的最关键因素。在资本项目日益开放的大环境下,管理层显然有充分理由担忧。相比全球平均水平高高在上的A股价格,很容易在资本管制的樊篱被拆除以后,成为国际游资下一次猎食的目标,从而上演新的“次贷危机”。2008年作为消化股改成果的关键之年,将为两年的疯狂炒作买单是维系资本市场更长时期繁荣的必要代价,一年调整的阵痛正是为化解资产价格泡沫危机,从而避免重蹈当年日本等国泡沫破灭的痛苦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昨日大盘出现恐慌性下跌,两市依然有多家个股涨停,创投板块更是抢眼。市场资金明显在向高增长、高送配的中小盘个股流动,奥运、农业、科技、创投的主题性投资机会更是被轮番炒作。“上半年做小盘股,下半年再做大盘,看指数没有意义”,不少私募和机构人士私下里几乎都达成共识。包括国投瑞银等主流机构都表态称,上半年主题性投资机会较强。 对于短期走势,市场人士多认为“不必杀跌,逢高减磅”。从阶段性宏观因素来看,陈继武认为,中国经济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宏观经济状态已渐渐步入“高增长高通胀”状态,但必须看到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和美国正采取的财政政策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是在主动地调控经济,而美国是在被动地刺激经济。对于后市,陈继武说,“极度乐观的心态必须调整,但过于看空也不客观”。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