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复兴论坛第四十一期】葛剑雄:中国的形成及其疆域的变迁,诚邀您的参与!
[ +  文字大小  - ]

【我们的国家】系列讲座介绍

国家,每当我们听到这个词,都会由衷感到亲切而充满温情。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即使身在别处,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情感也植根于此,我们的思念也缠绕于此。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度、我们的家园。

四位学者齐聚在一起创作了《我们的国家》这一系列丛书。丛书包括:骆玉明老师所著《文学与情感》、江晓原老师所著《技术与发明》、葛剑雄老师所著《疆域与人口》以及樊树志老师所著《历史与文化》。以平易而亲切的语言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诸如疆域与民族、文学与艺术、科学与发明、精神与观念、风俗与信仰、礼乐与制度等,对其如何形成、发展、变迁、溯流、导源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

“复兴论坛”秉承“天下关怀·复兴大国”的理念,一直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探讨和研究,此次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这四位著名学者,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大家奉上四场异彩纷呈的讲座,希望以他们各自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找寻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与精髓,与我们分享他们对国家的解读与情怀。

我要报名 第三十九期 第四十期 第四十一期 第四十二期

姓名: 证件号码: 手机号码: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复兴论坛第四十一期】葛剑雄

【时间】2011924(周六)14:00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浦东新区丁香路425号)演奏厅

【主题】待定

【嘉宾】葛剑雄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嘉宾简介】

葛剑雄,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等。著有《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中国移民史》第一第二卷、《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等。

【讲座介绍】

(暂缺)

【丛书简介】

《我们的国家》系列丛书之《疆域与人口》(葛剑雄著)——中国,13亿中国人的母亲,哺育了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中国人。想要了解我们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这片土地,想要了解祖国的历史,就一定要了解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史的进程中的场所——中国的疆域及其演变的过程。


【复兴论坛第四十二期】樊树志:朱元璋与明初专制政治

【时间】2011107(周五)14:00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浦东新区丁香路425号)演奏厅

【主题】朱元璋与明初专制政治

【嘉宾】樊树志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嘉宾简介】

樊树志,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万历传》,《崇祯传》,《晚明史》,《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江南市镇:传统与变革》。

【讲座介绍】

明史专家吴晗说:朱元璋是“一个十足自私惨刻的怪杰”建立明朝以后“以重典驭臣下”,深虑身后子孙懦弱,生怕和自己并肩起事的一班功臣宿将不受制驭,因示意廷臣,有主张地施行一系列大屠杀。

讲座将分为六个部分来叙述:一、刘基的悲剧;二、“积疑成狱”胡惟庸党案;三、李善长的灭门之祸;四、蓝玉党案;五、冯胜与傅友德的“赐死”;六、福将汤和。

【丛书简介】

《我们的国家》系列丛书之《历史与文化》(樊树志著)——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我们不仅讨论生产文化,也讨论精神文化。


往期回顾

【复兴论坛第三十九期】骆玉明:《诗经》的文化精神

【时间】2011724(周日)14:00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浦东新区丁香路425号)演奏厅

【主题】《诗经》的文化精神

【嘉宾】骆玉明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嘉宾简介】

骆玉明, 1951年出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为本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辞海》编委,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

著有《徐文长评传》(与贺圣遂合作)、《纵放悲歌——明中叶江南才士诗》、《老庄哲学随谈》、《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简明中国文学史》、《世说新语精读》等;与章培恒教授共同主编《中国文学史》三卷本。

与他人合作翻译日本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宋元明诗概说》等学术专著多种,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其他各类文章数百篇。

【讲座介绍】

一种民族文化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体现民族精神主要特征的“元典”,《诗经》正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之一。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诗经》所体现的华夏先民思想与情感的一些重要特征,他们对上帝与祖先、战争与和平、恋爱与家庭、生与死这些社会与人生根本问题的态度,以及《诗经》的文化精神怎样长期地影响后人的生活方式。

【丛书简介】

《我们的国家》系列丛书之《文学与情感》(骆玉明著)——一个民族文学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这一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情感和想象是文学最基本的要素,当我们说“文学”在“发展”时,它的真正意义是:人们不断扩展自己所拥有的世界,而生命形态也由此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复兴论坛第四十期】江晓原: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时间】2011813(周六)14:00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浦东新区丁香路425号)演奏厅

【主题】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嘉宾】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嘉宾简介】

江晓原,男,195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研究员,次年成为博士导师。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出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之首任系主任至今。

已在海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60余种,在英、美、德、韩、台、港及大陆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30余篇。此外还长期在京沪等地报刊杂志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作品,包括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

【讲座介绍】

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近年渐成争议题目,由此导致对原“四大发明”的重新审视,乃至提出新的“四大发明”候选项目,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对于“四大发明”有“挺”和“批”两派,“挺”派义愤有余而思想武器不足,基本停留在几条陈旧的辩护理由上;而“批”派言辞激烈,更容易耸动视听。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将此问题之前世今生稍加梳理,再看看“批”和“挺”的依据何在,以此来启发我们的新思路。

【丛书简介】

《我们的国家》系列丛书之《技术与发明》(江晓原著)——古代中国那些“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过着优雅、精致、奢华的生活;中华帝国很多时候一直繁荣昌盛;中国除了财富、文化、信念之外,还依靠什么来支撑呢?答案就是技术与发明。有种流行说法,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市场疯狂,选择怎样的基金经理补偿“想赢怕输”心理?    
        ●多元策略应对经济热度,兴全汇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即将发行    
        ●兴证全球“增强侠”申庆全新起航 打造中证800指数新“变形金刚”    
        ●兴证全球基金申庆:中证800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指数增强也要“十八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