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全全球视野董承非:长跑的关键是不犯大错 |
||
|
||
要成为A股基金的前5%,而且是5年以上的长期优胜者,得有怎样的理念、方法和定力?这对不少投资者来说都是心头之谜,也是我们追踪之源。 不仅是理念,而且经历和操作方法必定有借鉴之处,我们坚信。从证券市场基础制度的变化,到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直至投资操作的理念变化,是未来市场的方向。而对所有投资者而言,成功者的探索,总有其借鉴价值。 “再牛的基金经理也都有业绩起伏,顺境逆境,这是免不了的事。”一位基金经理在采访中如此向记者表示。但不是每一个基金经理都能顺利度过那一段艰难时日,并逐步完善其投资风格的。因此,先行者的经验值得关注,尤其是这些经验来自于过去五年大浪淘沙后的A股市场。
他曾被业内誉为“最能坚持”。有的重仓股从基金成立起就始终在组合里。但在他自己看来,最能解释长期业绩的还是他的谨慎个性,以及不偏激的风格。“每项决策都会考虑下最坏情况,这个让我跨过了很多陷阱。”回首过去的5年,他如此作答。 不走极端 “过去5年,市场上还是出现非常多的极端情况。在极端情况下,不作极端操作,对我们的业绩来说至关重要。” 董承非总结说。 2007年股市一路凯歌,兴全全球抓住了金融地产的主线。一路飘红,转至2008年,这个市场开始出现滑落迹象。五年内第一场“大考”来临。 “当时的市场估值已经非常贵了,但是,大家都不太敢减仓,因为,怕排名有问题。好在我们公司4000多点就已经开始谨慎,所以2007年见顶后,我很坚决地把仓位降了下来。”对于当时的操作,董承非说的过程很轻松。但其时决策的煎熬必定很不寻常。 2009年的行情转瞬而动,市场瞬间转势,及至年中,整个偏股基金业都被牵上周期股的马车。对于崇尚平衡的董承非来说,全仓押周期股是无论如何不会做的。“当时,出去调研,别人听说我还重配消费股,看我的眼神都变了,充满同情。” 2009年8月,市场暴跌,其后行情重启,龙头股已转变为非周期股,于是,整个市场都出现资金大搬家。坚持消费品的董承非业绩排名大幅上升。 转至2010年,整个市场再次出现成长股泡沫。研究员推荐医药股都是预期收益50倍。这让消费品研究员出身的董承非也受不了。当2010年末,卖方研究跟他说,市场上的医药股都要50倍PE估值的时候,董承非将医药股卖的一股不剩。 “我知道他们没那么好,再涨我也不要了。”果然,2011年初,医药股开始大跌。 “其实也有很多风格转换我们没把握住,尤其是非周期股,难度太大。但在市场泡沫明显的时候,把极端高估值的东西卖出,我们不会犹豫。” 董承非说 风险和收益 董承非有个基本的观点,作投资要计算“风险收益比”,如果某个投资项目,下跌的风险很大,而上涨的空间不能匹配,则一定要谨慎。 “比如,2007年末,整个市场的估值高达50倍,这个一旦下跌要跌多少呢?所以,那时候我们一定是谨慎的。” 他说。 更加隐蔽的风险是流动性风险。公募基金资产动辄数亿,如果这个资产买入流动性差的小股票,一旦看错,则抽身无门。他认为,2010年诸多的小盘股在今年阴跌不止,其实,是业绩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双重暴露。 “所以,我下重手的股票第一个条件是市值达到一定水平,比如80个亿,流动性良好。这样的话,即便发生偏差,抽身而出的成本不致太高。”未言进,先言退,此中之道暗合兵法。 董承非的另一个坚持是一定要买上市已久的个股。新上市的股票,一般不会成为他的重仓股。 “我觉得,把一个公司看懂是不容易的,你要了解老板的为人,了解公司的业务,了解上下游,这都需要时间来沉淀。尤其是,很多新上市的公司都是细分龙头,行业和日常生活八竿子打不到,对于这些公司的了解,没有时间积累是不行的。”他说。 投资的“度” 当然,置身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行业中,如何平衡“坚持”与“灵活”的关系,同样重要。在如今市场环境里,每一个抉择有时都影响巨大。 “我觉得投资还是要点灵活性,” 董承非说,“这个市场和经济在结构转型期,确实有很多变化的地方,一个老思路走到底是有风险的。” 另外,他觉得投资上不应该有太多的清规戒律:“比如,业内经常听说的,xx风格的股票绝对不碰的说法,在我们这里是不会有的。只要有机会都应该关注。” “但同时,也不能太灵活,失去了支柱。” 董承非说,“反复变化组合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把握市场风格切换也是件难度太大的事情,我们还是采取相对均衡的策略在做。” 而恰恰是这个看似保守的操作风格,使得他的业绩在5年的长跑后,跑在了前面。 对于未来,董承非认为机会还是集中在两块,第一块是新兴产业。 “这个版块未来肯定有发展空间,但是几千个股票里,到底什么公司存活下来,我们确实无法确定。一方面,我们也在研究,拓宽自己的投资思维,增加投资边界,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很多新兴产业还是抱着先观察的态度。” 董承非坦率说。 而对传统的产业这块,他也同样感兴趣。他认为,虽然传统产业增长空间可能不大,但其中相信还有机会的,包括金融行业等,未来在渡过困难期后一定会有更好的增长。 |
||
[收藏本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