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兴全全球视野基金经理董承非:未来股市仍将震荡 多看少动是上策
[ +  文字大小  - ]

    在困难时要敢于坚持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兴业全球遭遇了几只“问题股”,特别是兴全全球视野重仓双汇发展,当时是否有很大压力?

    董承非:外围的舆论压力的确很大。我是食品饮料研究员,2004年开始跟踪双汇,六七年下来,对公司还是非常了解的。兴全全球趋势在2005年、2006年就买入双汇,兴全全球视野在2008年买入双汇,买入的成本都很低,而且一直持有没怎么动过,就算双汇跌到最低价我们也赚很多。
    双汇事件后,我们去了公司好多次,综合做出了判断:股价跌到60元以下,公司风险已经完全释放;未来,公司的不利因素会慢慢淡化,股价肯定能回去,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我们没有减仓,公司旗下别的基金还加买了一些。兴全全球视野在90多元减了一部分双汇,加起来赚了好几个亿,现在持有的双汇其实全部都是盈利的。我们敢于做逆向投资的底气来自于长时间的跟踪与研究。

    证券时报记者:2010年兴全全球视野重仓金融股、大盘蓝筹股,是否压力很大?

    董承非:除了双汇事件,这是我五年基金经理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考验。2010年上半年兴全全球视野仓位很重,而且主要持仓的是金融股、大盘蓝筹股,基金排名一度滑到后四分之一。当时的确很被动,但我还是决定一直坚持,到10月份大盘股终于迎来一轮行情,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兴全全球视野的业绩还不错。一些朋友年初持仓结构跟我一样,后来改变持仓结构,结果很差。
    2010年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决策。我在投资时比较看重估值,即使很好的股票,如果估值太高,我也不会考虑买入。

    证券时报记者:对2008年的大跌,是否记忆犹新?

    董承非:2008年还挺顺的,公司旗下基金仓位很早就降下来了,这主要是公司的集体决策。


    创业板股票估值还是太高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股票今年跌了很多,风险是否已经释放?您会否考虑逢低买入?

    董承非:对创业板我不是很认同,这也许与我的投资风格有关吧。在投资中,风险收益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而风险收益是跟估值挂钩的,在选股的时候,我会考虑估值是否合理或偏低。
    总体上,创业板股票的估值还是太高,风险太大,大家都希望在创业板买到2003年、2004年的苏宁电器。我研究过,烟台万华在2001年上市后短时间内股价涨了一倍,但2003年底又回落到上市时的价格。我还是宁愿等一等,看清楚了再买。
    你要真正了解一家公司是很难的,怎样才能买到真正的烟台万华?以什么样的价位买到烟台万华?我希望跟踪一两年,对公司熟悉了、有经验后,等到合理的价格再去买。
    所以,虽然没有持仓,但我还是一直在调研创业板公司。公司上市两三年后,对公司管理层更了解更有把握,对行业属性、行业地位也研究得更透彻,投资风险会小很多。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如果去年买创业板股票的确可以赚钱,但你要相信创业板的故事才会买,到今年肯定受伤。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道理,所以,我还是愿意谨慎一些。

    证券时报记者:中小盘股票呢?
 
    董承非:中小盘股票的泡沫挤出了很大一部分,但还是有泡沫,跟创业板一样,应该是下跌中继。


    核心品种贡献最大

    证券时报记者:您持有股票的周期怎样?偏长还是偏短?

    董承非:过去三年,兴全全球视野平均持股周期在三个多月,核心持仓持有时间很长,组合里当然还会有一些短期的配置品种。 
    我们金融工程部最近做了一个研究,发现公司旗下基金的收益主要来自于核心持仓品种的贡献。就兴全全球视野来说,长期持有的招行、双汇、张裕都实现了几个亿的浮盈,而短期品种对净值贡献不明显。所以,配置热点品种的意义不大,决定基金业绩的是一个组合的前15只股票,一只基金的前10大重仓股的布局非常重要。

    证券时报记者:您会否考虑选时?

    董承非: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波动大,市场波动大,还是要适当选时,不过,所谓选时不是频繁做短线交易,而是试图做一些大的波段。
    对自己能把握的市场热点,我也会考虑参与,主要根据对市场的大体判断决定是否参与。今年市场偏弱,热点很难持续,如果一味跟热点,会死得难看。我基本上多看少动,2009年要积极一些。市场热点说到底还是短线品种,对净值的贡献其实不大。


    股市没有系统性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股市近期一直在2400多点震荡,是否已见底?

    董承非:中国经济结构刚刚开始转型,离成功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市场上还没有一批新兴的公司起来,就算有一两家,估值也很贵,但大盘股确实很便宜,下跌空间有限,指数可能在一个区间震荡。
    明年整个股市的脉络跟今年差不多,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速度会降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股市不存在大的系统性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这是否意味着应该选择放弃?

    董承非:现在放弃未必是很好的选择。股市已经接近底部了,经济也接近最困难的时候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下跌空间了,我个人认为指数下跌的空间会在20%以内,只是等待新的行情会有个比较磨人的过程。其实也有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大股东增持,这在历史上是接近底部的信号之一。


    采取多看少动的保守策略

    证券时报记者: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您会采取什么投资策略?

    董承非:熊市里面最好的选择是多看少动,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熊市的一大特点就是个股的趋势性机会不强,如果做趋势的话,两面挨耳光的可能性会比较高,频繁追涨杀跌,累计起来的损失可能会很大。

    证券时报记者:您刚才提到大盘股很便宜,是否有投资价值?

    董承非:有很多大股票的确很便宜,但其盈利与发展前景跟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对其投资价值会打一个折扣。大蓝筹股的成长性会下来,股东的利益主要靠分红实现,但A股市场分红的文化还没有形成,公司有一种想去融资的惯性,有些公司体量已经很大了,比如钢铁,已经很成熟,没有大发展的空间,还要融资,目前的分红也不高。


    关注中等市值自主创新型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您会选择到什么行业去“避寒”?

    董承非:在熊市阶段选股,一是从行业属性上选择与宏观经济关联度低的行业,二是财务杠杆稳健的企业,三是选择管理层透明度更高的企业,四是估值不能太高。今年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杀估值。相对来说,食品饮料类的股票会多配一些。

    证券时报记者:从长远看,您关注什么类型的公司?

    董承非:中国经济要转型成功,离不开制造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过去中国制造是靠低成本,未来要赚附加值的钱。

    我主要关注带有转型色彩的公司,特别是一些上市3~5年、有一定积累、中等市值的民营企业,老板比较进取,在研发投入上相对比较多,像南方一些民营企业,市场值200~300亿,一年投三四个亿做研发,砸的是自己的钱,肯定是有价值才会去做。时间长了,有些企业肯定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这些企业上市大多有十年以上的历史,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相对比较成熟。另外,一些在国际大公司工作的人才开始回国创业,他们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未来几年的牛股,应该是一些自主创新成功的企业。
    从这个角度看,我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还是很乐观,但不能急,必须给企业时间,一个创新至少也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企业利润仍在下降趋势中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三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已开始明显下滑,未来情况会怎么样?

    董承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趋势还会继续,一方面,人力、原材料等成本在涨价;另一方面,需求在下降,竞争在加剧。GDP被财政切了一大块,剩下的是企业利润与工资。现在工资要往上涨,财政又不愿意让,压缩的肯定是企业的利润。转型不可能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这两年是过渡期,是很苦的,如果大家都很好,国家没有动力去转型,企业也没有动力去转型。最近两年,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痛苦时期。
 

    看好中低端消费品

    证券时报记者:消费品未来增长最快的是哪一部分?

    董承非:消费品是很稳定的增长,赚不了大钱,但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未来几年收入增长最快的应该是中低端人群,中国也会发展成跟国外一样,蓝领的工资与白领并没有太大差距,因此,还是要挖掘中低端人群的消费,比如食品中的龙头股就值得看好。
    总体上,消费医药是防御型行业,在熊市会比较抗跌。如果牛市来了,想获得最高收益,则要选择弹性大的行业,比如有色、煤炭、水泥等周期性行业。当然,投资者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来做判断。


    地产股下跌空间有限

    证券时报记者:房价开始下调,你怎么看房地产走势?

    董承非:房地产最后肯定绷不住,房价肯定会降下来,引起连锁反应,短期可能带来阵痛,但长远看对中国经济是件好事。中国一定要从以前的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中走出来,高歌猛进的投资效率越来越低,中国人辛苦几十年赚来的钱不能再浪费了。
    房地产政策可能会微调,但不会大幅放松,如果房价一跌就放松,房价很可能又飙起来,对经济的杀伤力非常大,泡沫最后总要有人买单。
    不过,房地产股票估值已经很低了,很多房地产股票市净率快到一倍了,去拍地还不如买房地产的股票,从这个角度看,地产股的下跌空间很有限。


    保险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您怎么看银行股?

    董承非:今年银行的报表实在是太好看了,盈利能力太强了,总让人有些担心。未来银行利润表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坏账肯定会有,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会太难看。银行股的股价隐含了太多悲观预期,即使出现利润下滑,银行股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相对而言,我更看好保险,银行今年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了,而保险是把最坏的一面展示出来了,一方面股债双杀,保险投资收益率较差,另一方面民间贷款利率非常高,对保险有一定冲击。
中国经济转型最终是要让老百姓消费,政府要让利于民,保险业会受益于经济转型,而且未来中国将出现老龄化,政府可能会考虑让一部分利出来,比如退税,鼓励大家做一些长线的养老保险。另外,中国所有保险公司的股票加起来还没有一万亿,不如工行的市值大,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兴业全球很有归宿感

    证券时报记者:您的业绩很优秀,挖您的公司可能很多,您会不会有一天离开兴业全球另谋发展?

    董承非:我个人也谈不上有多优秀,其实我们是一个团队在管理。对于公司,我很有归宿感。
投资研究强调独立思考,公司的软性环境很重要,如果压力太大,基金经理的动作就会扭曲、变形。我们公司很尊重基金经理的看法,给基金经理很大的自由度,对短期业绩不太看重,氛围很宽松。我们公司的投资文化很包容,同事关系也很融洽。所以,大家对公司都很有归宿感,也都懒得去折腾了。
    现在持有的双汇其实全部都是盈利的。我们敢于做逆向投资的底气来自于长时间的跟踪与研究。
    

    •精彩观点•  

    创业板股票的估值还是太高,风险太大。我还是宁愿等一等,看清楚了再买。

    中小盘股票还是有泡沫,跟创业板一样,应该是下跌中继。

    决定基金业绩的是一个组合的前15只股票,一只基金的前10大重仓股的布局非常重要。兴全全球视野长期持有的招行、双汇、张裕都实现了几个亿的浮盈,而短期品种对净值贡献不明显。

    未来一段时间,股市不存在大的系统性机会,但股市已经接近底部了,指数下跌的空间会在20%以内。

    熊市里面最好的选择是多看少动,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

    未来几年的牛股,应该是一些自主创新成功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上市3~5年、有一定积累、中等市值的民营企业,一年投三四个亿做研发,砸的是自己的钱,肯定是有价值才会去做。

    要挖掘中低端人群的消费,食品中的龙头股就值得看好。

    银行今年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了,而保险是把最坏的一面展示出来了。保险股票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市场疯狂,选择怎样的基金经理补偿“想赢怕输”心理?    
        ●多元策略应对经济热度,兴全汇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即将发行    
        ●兴证全球“增强侠”申庆全新起航 打造中证800指数新“变形金刚”    
        ●兴证全球基金申庆:中证800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指数增强也要“十八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