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复兴论坛】姜鹏:《资治通鉴》的思想史解读
[ +  文字大小  - ]

阳春三月,“复兴论坛”新一期讲座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举行了。316日下午两点未到,上海古籍书店演讲厅门前已是人头攒动,来听讲座的朋友们陆续涌进场内就坐,等待着精彩讲座拉开帷幕。

 

 

 

这一期讲座,“复兴论坛”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姜鹏老师。姜鹏老师,师从著名史学家朱维铮先生,2012年以最年轻的演讲人身份担任《百家讲坛》的“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系列主讲人,获得热评。在思想文化史、中国传统史学、《资治通鉴》研究等领域有深刻独到的钻研。

 

姜鹏老师开篇就介绍,要读《资治通鉴》,就免不了要首先了解它成书的思想、背景和司马光主张的思想,以及他为什么这么主张。

 

 

 

和西方一样,中国古人一直有“君权神授”的思想。到了宋朝,古人对自然的认识积累达到了一个高峰,才慢慢从“神性”转变为“理性”。宋朝前五代战乱,梁、唐、晋、汉、周都是短命王朝,50多年换了14位皇帝。为了不重蹈覆辙,君王们开始从历史事件中借鉴,吸取教训。《资治通鉴》也就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

 

那么,什么是用思想史的方法去解读《资治通鉴》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在编纂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断档期。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王安石倡导改革,而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在给宋神宗上课的时候,讲了“萧规曹随”的典故。吕惠卿反驳道,萧何自己都在变,是学“约法三章”墨守成规的萧何还是“定九章律”中提倡改革的萧何?司马光回应,“夫道者,万世无弊,夏、商、周之子孙,苟能常守禹、汤、文、武之法,何衰乱之有乎?”不仅是“萧规曹随”的例子,姜鹏老师还举例说明,在经济改革和战争等等问题上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思想不同之处,这都促使司马光借用《资治通鉴》这种历史故事的形式将他的政见向神宗表达出来。

 

许多人读《资治通鉴》都会觉得其中有很多错误,与历史不符,认为是司马光错了。姜鹏老师认为之所以要强调从思想史的角度去读这部书,因为《资治通鉴》编撰的每一段历史背后都有它的思想背景以及司马迁自身的政治主张。同时,姜老师也提醒道,司马光并不反对改革,他本人也是倡导改革的,他反对的是王安石改革的方法。

 

    通读《资治通鉴》后,我们就会发现司马光并不是以一个历史学家的态度来编撰这部书。司马光最重要的身份是政治家,他对历史是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和看法,然后再用历史上的事件来总结他的观点。读《资治通鉴》与读二十四史的感觉是不同的。“二十四史以传记、人物为中心,许多鲜活的人物会涌现在你面前,带出时代的气息,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每部史书背后的王朝是有特点的。而读《资治通鉴》却不一样,因为司马光的着眼点不一样,所有的历史事件,在司马光眼中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历史变化的表象。”
  [收藏本页]   [关闭]
        相关链接
        ●市场疯狂,选择怎样的基金经理补偿“想赢怕输”心理?    
        ●多元策略应对经济热度,兴全汇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即将发行    
        ●兴证全球“增强侠”申庆全新起航 打造中证800指数新“变形金刚”    
        ●兴证全球基金申庆:中证800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指数增强也要“十八般武艺”